對抗美國H-1B高門檻政策!中國推新「K簽證」吸引海外人才

中國最新的人才簽證計畫 「K 簽證」(K Visa) 將於本週正式啟動,目標是吸引海外科技專業人士。外界認為,此舉將有助於北京在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中增添優勢,特別是在美國推出新的簽證政策後,許多原本傾向申請 H-1B 簽證的外籍人才,開始尋找替代選項。
根據《路透》報導,雖然中國本身並不缺乏技術嫻熟的工程師,但 K 簽證是北京塑造「歡迎外資與人才」的重要措施。同時,美國關稅引發的貿易緊張,也讓中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近期,中國積極推動外資與旅遊便利,包括對多數歐洲國家、日本與南韓實施免簽待遇。
美國愛荷華州移民律師 Matt Mauntel-Medici 指出:「(K 簽證)象徵意義很強烈:當美國築起高牆時,中國正在拆掉它。」
中國的 K 簽證於 8 月宣布,鎖定年輕的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畢業生,允許他們無需工作邀約即可入境、居留與就業,可能會吸引那些尋求美國工作機會替代途徑的外國人才。
相較之下,美國 H-1B 簽證則需要雇主擔保,且名額有限,每年僅 8.5 萬個,還需抽籤。川普政府近日更宣布將對 H-1B 收取高達 10 萬美元年費,進一步抬高門檻。
地緣戰略公司首席策略師 Michael Feller 直言:「美國在 H-1B 簽證問題上絕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中國 K 簽證推出的時機可說是恰到好處。」
中國吸引海外人才的挑戰
儘管 K 簽證前景看好,但中國政府的具體要求仍不明確,只提及「年齡、教育背景與工作經驗」,未涉及財務誘因、永久居留或家庭團聚。與美國不同,中國極少給予外國人公民身份。
此外,語言障礙也是挑戰,多數中國科技公司以普通話為主要工作語言,限制了非中文使用者的機會。專家指出,中印政治緊張可能影響中國接納印度申請者的數量。
四川大學的印度學生 Bikash Kali Das 表示:「對於尋求靈活且精簡簽證選項的印度 STEM 人才而言,K 簽證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去年,印度是美國 H-1B 最大受惠國,佔比高達 71%。
中國的戰略意圖
長期以來,中國的人才招募主要針對海外華人。近期措施包括購房補貼與高達 500 萬人民幣的簽約獎金,成功吸引部分在美的中國 STEM 人才回流。
然而,有中國 STEM 畢業生質疑 K 簽證的實際效果,認為「中國地方政府已有多種方式吸引本土人才,不依賴移民制度。」
目前,美國擁有逾 5100 萬移民(約佔總人口 15%),而中國僅約 100 萬外國人(不到 1%)。
分析家認為,中國短期內不會大幅開放移民,但 K 簽證仍可能在中美競爭中發揮作用。
Feller 總結說:「即使中國僅能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一小部分,也足以在尖端技術領域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