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備落後?中國先進武器裝備井噴、美軍面臨老化挑戰與創新壓力

從九三閱兵到長春航空展,再到福建艦的里程碑式進展,中國先進武器裝備呈現井噴式亮相,令全球關注。美國國防部對此表現出高度警覺,美軍高層直言,美國必須加快創新步伐,以保持軍事優勢。
中國國防部近日表示,航母福建艦的試驗訓練正按計劃順利推進,首批彈射訓練和著艦測試已完成。
此外,中國人民海軍也宣布,歼 - 15T、歼 - 35 與空警 - 600 三型艦載機已成功完成首次彈射起飛與著艦,標誌福建艦具備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
專家指出,福建艦電磁彈射器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研發與製造,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其技術路徑與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器完全不同。
新加坡《聯合早報》26 日報導,九三閱兵、長春航空展及福建艦新型彈射訓練顯示,中國武器與裝備發展迅速,不僅刷新了西方軍事觀察人士的認知,也令全球軍迷驚嘆。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部長邁因克(Troy Minck)則於 22 日表示,中國將新技術投入實際應用的速度遠快於美國,研發周期更短。
邁因克強調,美國保持國防優勢的唯一方法就是比競爭對手更快進行創新。
進入九月,美軍密集發布新型武器訊息。美空軍參謀長奧爾文宣布,第六代有人戰機 F-47 計劃於 2028 年首飛,由波音公司研製,將在速度、機動性和有效載荷上全面領先。
此外,美軍第二架 B-21 轟炸機已完成首飛,將與 B-52 共同組成美軍空中戰略打擊核心力量。
邁因克指出,美軍創新不僅要體現在武器裝備研發,也要體現在裝備維護及作戰系統上。他直言,美國空軍目前的戰備狀態正面臨嚴峻挑戰。
數據顯示,2024 財年美國現役飛機任務妥善率僅 67.15%。其中,三款戰略轟炸機均不足 60%,F-22 的適當率更是只有 40%。
專家分析,美國軍隊戰機戰備狀態堪憂的主要原因是老化嚴重。美空軍參謀長先前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十年間,美空軍飛機的平均機齡從 17 年大幅增加至 32 年,幾乎翻了一倍,大量現役飛機比駕駛飛機的飛行員年齡還要大。
儘管今年 6 月,美軍曾出動多架 B-2 轟炸機打擊伊朗核設施,但事實上,B-2 早在 1989 年就已首飛,2000 年停產。
美國媒體記者表示,從外觀上看,B-2 轟炸機充滿高科技感。但當你進入駕駛艙後會發現,裡面佈滿旋鈕、按鈕和刻度盤,就是一架三十年前製造的飛機。
即使是美國的戰略核武器也出現嚴重老化問題。美國政府問責局於九月發布報告指出,由於新一代陸基洲際導彈「哨兵」研製進度不順,美軍正考慮將現役「民兵 - 3」導彈的服役期限,從原定的 2036 年大幅延長至 2050 年。
「民兵 - 3」是美軍目前唯一服役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自 1970 年開始裝備部隊。目前現役約有 400 枚,分布於美國本土的三個基地。
早在 2014 年,美國媒體就曾揭露,其指揮控制室仍使用軟盤儲存數據,顯示其裝備老化問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