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也救不了全村!科技股僅Alphabet獨撐大局 亞馬遜全年漲幅歸零

儘管輝達 (NVDA-US) 用「爆表」的晶片需求試圖打消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泡沫的擔憂,但只帶來一天不到的好光景,科技七巨頭 (mag 7) 本周幾乎全數收黑,只剩 Alphabet(GOOGL-US) 獨撐大局,亞馬遜 (AMZN-US) 更把全年漲幅悉數回吐。
黃仁勳本周三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說:「關於 AI 泡沫有很多的討論,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的景象卻是截然不同的。」
輝達周三盤後勁揚 5% 並帶動亞股普遍上漲,但周四開高走低,並拖累美股急殺,AI 概念股也紛紛中箭落馬。唯一的例外是剛推出 Google Gemini AI 模型獲得市場掌聲的 Alphabet,單周大漲 8%。
檢視本周的科技七巨頭表現,輝達、亞馬遜、微軟都收黑。亞馬遜和微軟跌較重,過去一周分別跌 6% 和 7%。七巨頭之外,身為輝達客戶的甲骨文 (ORCL-US) 一周跌掉 11%。
晶片股隨科技行情動盪而走低,超微 (AMD-US)、美光 (MU-US) 都重挫超過 16%,邁威爾 (MRVL-US) 跌了 10%,量子運算領域的 IonQ(IONQ-US) 和 D-Wave(QBTS-US)各跌 11% 和 13%。
向輝達採購和租賃資料中心晶片的 CoreWeave(CRWV-US),在輝達財報公布後原本也跟著噴高,但多頭氣勢很快就反轉,本周跌了 7%。
在輝達財報公布前,AI 熱潮就已有所降溫,投資人原本期待靠輝達財報一掃 AI 行情的低氣壓,但顯然不敵科技股估值持續走高的壓力。
包括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在內,多位主要投資人都認為,市場絕對處在泡沫中:投入 AI 的資本支出激增,但許多公司仍看不到明顯回報。
電影《大賣空》本尊貝瑞 (Michael Burry) 最近指控,一些超大雲端公司與基礎建設供應商低估了折舊費用,並誇大晶片使用壽命,他稱之為「現代最常見的財務造假手法之一」。
貝瑞本月稍早也透露他做空輝達和軟體分析商 Palantir(PLTR-US)。Palantir 本周股價下跌 11%,11 月迄今,市值已蒸發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