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輝達布局量子運算:透過「混合系統」搶占AI新領域的橋樑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輝達布局量子運算:透過「混合系統」搶占AI新領域的橋樑(圖:shutterstock)
輝達布局量子運算:透過「混合系統」搶占AI新領域的橋樑(圖:shutterstock)

繪圖處理器 (GPU) 巨頭輝達 (NVDA-US),近期正悄悄地將自己定位於量子運算領域的中心。

據〈The Motley Fool〉報導,輝達透過新推出的 NVQLink 和 CUDA-Q 系統,創建了一個創新的混合架構,將現今最快的 AI GPU 與早期的量子處理器連結起來。這種混合方法並非旨在使量子位元 (qubits) 本身更強大,而是透過允許 AI 系統即時穩定和訓練量子機器,從而加速量子領域的進展,可能使重大突破提前數年發生。

量子探險的挑戰與新指揮所

量子運算被比喻為一項艱鉅的「探索任務」。量子位元 (qubits) 是探險隊的「斥候」,它們具備同時探索多個方向的能力,這正是量子方法的精妙之處。然而,量子運算的硬體極為脆弱和敏感,即使是一絲熱度或噪音,都會使探險隊偏離軌道。因此,研究人員過去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穩定任務上:修復設備、重新校準,使得進展緩慢而謹慎。

輝達在最近的華盛頓特區會議上,推出了能夠加快這一進程的技術。其混合系統—— NVQLink 和 CUDA-Q —就像是探險隊的中央指揮所,雖然沒有改善地形,但卻加強了通訊。

NVQLink 能夠以微秒級的速度連接量子處理器 (斥候) 與當今的計算系統 (分析師),其速度比以前快了好幾個數量級。而 CUDA-Q 是輝達的開源軟體層,它允許研究人員協調這種連結,將 AI 模型、量子演算法和錯誤校正程序作為一個系統共同運行。

報導稱,這種飛躍使人工智慧能夠即時監控探險過程,學習干擾模式並在隊伍分散之前進行糾正。對於研究人員而言,這意味著可以產生數百次新的疊代,實現真正的發現加速。

掌握通往未來的橋樑

輝達選擇關注基礎設施而非量子硬體本身。輝達的 GPU 早已針對量子探索所需的密集、並行計算進行了調整,使其成為任何新興量子處理器的天然夥伴。輝達的 GPU 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 AI 晶片,並受到業界最成熟的 CUDA 軟體堆棧的支持。

輝達致力於「擁有這座橋樑」,確保自己能夠控制隨後的流量。通過提供這種連結,輝達將其 GPU 生態系統轉變為混合運算的運營環境,成為現有技術與未來技術之間的「結締組織」。由於該系統是開放的,每個連接進來的新實驗室或新創公司都會強化輝達作為量子實驗預設中心的地位。

量子系統在理論上可以探索數萬億種交互可能性,解決當前電腦難以處理的問題,例如:預測湍流大氣行為、模擬分子以設計更安全的藥物,以及模擬可用於儲存清潔能源或過濾碳的新材料。輝達更快的連結雖然尚未解決這些謎團,但意味著探險者每天可以搜索更多的地圖。

戰略考量

輝達此舉還具有防禦性智慧。如果量子運算未來成熟,它可能會威脅到建立輝達帝國的數據中心模式。透過擁有今日與明日技術之間的橋樑,輝達確保無論哪種運算模型占據主導地位,它都能保持其重要性和收入來源。

報導認為雖然量子運算的成熟期可能還需要數年,但在 AI 混合運算的領域,輝達近期沒有同等的混合競爭對手。長遠來看,IBM(IBM-US) 和微軟 (MSFT-US) 是最具威脅性的競爭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