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軟銀孫正義重返日本首富!財富暴增248%、達到551億美元

68 歲的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再次證明了自己「寶刀未老」。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最新數據,孫正義個人財富暴增 248%,達到 551 億美元,時隔多年重返日本首富寶座,終結了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長期領跑的局面。
孫正義能夠重返首富,其背後是軟銀集團的亮眼財報。2025-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軟銀營收達 1.82 兆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7%;稅前利潤達 6899.4 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增 205.7%。
其中,願景基金部門投資收益 7268.4 億日元,稅前利潤 4513.9 億日元,成功扭虧為盈。
這一亮眼表現,主要得益於軟銀持股上市公司價值大幅上漲。孫正義對輝達 (NVDA-US) 的持股從上一季度的 10 億美元增至約 30 億美元,同時新增約 3.3 億美元台積電 (2330-TW) 股份及 1.7 億美元甲骨文 (ORCL-US) 股份。
然而,孫正義的財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過去他因 WeWork 等投資失利備受質疑,甚至與輝達擦肩而過,2017 年以 40 億美元買入輝達 5% 股份,兩年後以 70 億美元清倉,而今日價值超過 2000 億美元。
豪賭 AI:300 億美元押注 OpenAI
吸取過往教訓的孫正義,2025 年展開了大規模 AI 布局:向 OpenAI 投資 300 億美元,斥資 53.75 億美元收購 ABB(ABB-US) 業務,2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INTC-US),加碼輝達與台積電持倉。
他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軟銀未來十年的唯一目標是「成為全球 AI 領域排名第一的平台型公司」。
孫正義直言:「未來十年 AI 至少影響全球 GDP 的 5% 到 10%。如果回報是每年 9 兆到 18 兆美元規模,為什麼要省錢?」
OpenAI 的投資尤其引人注目。2025 年 10 月 28 日,OpenAI 完成資本結構重組,軟銀主導豪砸約 300 億美元,分期出資以降低風險:今年 4 月承諾 100 億美元,其餘 225 億美元待重組完成後解鎖。
此外,孫正義還參與了與美國政府合作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未來四年總投資 5000 億美元,在全美建設下一代 AI 超級計算基礎設施。
孫正義強調,軟銀不僅要砸錢,更要「深入技術與基礎設施層面」,全鏈路布局 AI 研發與應用。
投資哲學:押注改變世界的機會
孫正義的投資哲學顯而易見:投資前景巨大、能成為國家甚至全球第一、能改變世界、值得長期堅持。
孫正義是從 PC 時代一路押注到 AI 時代的少數企業家,曾在 1995 年投資雅虎、1999 年投資阿里巴巴 (09988-HK) ,取得千倍回報。
如今,他將相同邏輯應用於 AI 領域,追求改變世界的機會。雖然有人質疑軟銀高位入場 OpenAI 的時機,但孫正義已下定決心,堅信 AI 的未來將帶來超乎想像的回報。
部分分析師警告,目前市場出現由輝達與 OpenAI 形成的複雜資金網路,正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資本熱度。
若 AI 行業增長未達預期,或 OpenAI 盈利未能支撐龐大投入,這筆高達 5000 億美元的估值泡沫可能破裂,軟銀的巨額投資風險極高。
然而,孫正義顯然已經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
他重返日本首富,不只是個人財富的回歸,更象徵著 AI 時代的正式來臨,技術正從概念落地,商業價值逐步顯現,未來已經成為當下。
隨著 AI 浪潮席捲全球,這位 68 歲的投資老將正全力迎戰人生中的第六次科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