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運算進展獲華爾街關注 IBM漲超7%創1月來最佳單日漲幅

據《MarketWatch》報導,IBM(IBM-US) 股價周五 (24 日) 收盤大漲超過 7%,創下 1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主要受惠於市場對該公司量子運算計畫的樂觀情緒升溫。
IBM 早在 6 月即宣布計劃於 2029 年打造「全球首台大型、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電腦」,為實現實用且可擴展的量子運算奠定明確方向。
《路透》周五報導稱,根據 IBM 一篇研究論文,該公司聲稱其開發用於錯誤校正的演算法,能夠在超微半導體 (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US) 製造的晶片上運行。這篇論文內容提到,當演算法在 AMD 的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 (FPGA) 晶片上運行時,展現出「高精確度與業界領先的每周期解碼速度」。
公司發言人表示,「IBM 展示了可在 AMD 現有經典硬體上運行的突破性量子錯誤校正演算法,這是我們朝向打造 IBM Quantum Starling——全球首台大型、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電腦——的重要里程碑。」
該公司補充稱,「能夠在不需昂貴 GPU 叢集的情況下設計並實現可擴展的運算方式,對於推動量子電腦實用化具有重大意義。」
IBM 研究部門主管 Jay Gambetta 表示,IBM 的演算法不僅已被證明可行,而且能在 AMD 既有且價格不高的晶片上運作。他指出,「實際運行速度比所需速度快 10 倍,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IBM 股價周五上漲 7.88%,創 1 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根據道瓊市場數據,該股收於 307.46 美元,為 6 月 30 日以來新高。
同時,AMD 股價也上漲 7.6%,市值突破 4,000 億美元大關。
今年以來,量子運算成為熱門話題。部分小型純量子公司股價大漲,因市場預期技術突破在即。例如 D-Wave Quantum(QBTS-US) 和 IonQ(IONQ-US) 等公司,在《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考慮入股後連漲兩日,儘管白宮發言人隨後否認曾有相關討論。
IBM 是市值近 3,000 億美元的科技巨頭,業務涵蓋主機、軟體及顧問服務等多領域。儘管量子業務目前在財務貢獻上尚不顯著,但其在該領域的進展已引起華爾街關注。
Evercore ISI 分析師 Amit Daryanani 在 IBM 上月宣布與滙豐銀行 (HSBC) 進行量子合作後表示,量子技術是「被低估的催化劑」,可助 IBM 股價持續重估、獲得更高估值倍數。
他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IBM 目前擁有 10 億美元規模的量子運算訂單,預期未來三至四年將加速成長。Daryanani 認為,IBM 與滙豐的合作或許是首次「實證展示目前的量子電腦 (IBM 的 Heron 處理器) 已能在金融市場中提供可量化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