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重量級夥伴支持股價飆漲 但英特爾的燒錢無底洞仍無解

據《彭博》周一 (22 日) 報導,英特爾 (INTC-US) 股價因獲得輝達(NVDA-US)、軟銀等重量級夥伴支持而大漲,今年累積漲幅約 48%,但這些資金挹注並未解決該公司最大的問題,即晶圓代工業務的持續虧損。
英特爾近期獲得多筆資金挹注,包括與輝達合作協議帶來的 50 億美元股票發行收入、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加速支付的 89 億美元政府補貼,以及軟銀集團的 20 億美元投資。
但這些交易都無法為英特爾帶來一個晶圓代工業務的大客戶。
代工業務成最大包袱
管理資產超過 1.1 億美元的 Spear Invest 首席投資長 Ivana Delevska 表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需要達到能帶來強勁且持續獲利成長的水準,但目前還言之過早。」
儘管代工業務約占英特爾過去 12 個月營收的三分之一,但基本上一直是虧損狀態,該部門過去四季創造近 180 億美元營收,卻虧損了超過 130 億美元。
當被問及輝達是否會使用英特爾代工服務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投資記者會上將此協議定調為產品合作,並表示在評估英特爾技術的同時,將持續作為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客戶。
據彭博匯編的分析師平均預估,華爾街對英特爾 2025 年和 2026 年獲利預測在過去一個月幾乎沒有變動。分析師預估英特爾 2025 年調整後淨利為 6.4 億美元,營收 520 億美元;2026 年淨利 32 億美元,營收 540 億美元。
本益比飆升引發擔憂
在前景未改善下,英特爾估值已達網路泡沫水準且持續攀升。以目前近 30 美元股價計算,基於分析師獲利預測,2026 財年底本益比約 43 倍。
花旗集團 (C-US) 分析師 Christopher Danely 上周將英特爾評等從中性下調至賣出,理由是估值過高,並稱其代工業務「成功機會微乎其微」。
管理 16 億美元資產的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 執行長 Nancy Tengler 表示:「有時可以說估值不重要,但那通常是在持續強勁且加速獲利成長的環境下,而英特爾並非如此。」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