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拍手!輝達砸錢 根本沒救到英特爾「代工大黑坑」

英特爾 (INTC-US) 股價周四 (18 日) 飆升近 30%,投資人或許為輝達 (NVDA-US) 宣布將向英特爾投資 50 億美元的消息感到振奮。然而,這筆投資對於解決英特爾最大的問題:如何修復其陷入困境的晶圓代工業務,幾乎沒有幫助。
根據協議,輝達將取得英特爾 4% 的股份,並將在自家的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伺服器系統中使用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CPU),而英特爾則將在其個人電腦半導體中採用輝達的 AI 技術。
但至關重要的是,這項協議並未提及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這個業務部門在人工智慧顛覆晶片市場的背景下,正蒙受巨額虧損,並持續受到投資人和美國政府的廣泛關注。
長久以來,英特爾的半導體一直由自家製造,但該公司於 2021 年將製造業務開放給外部客戶。時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主導成立了「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望藉此重振公司,因其產品業務的市佔率正不斷流失給競爭對手。這項計畫預計將花費數千億美元興建新廠,為其他公司生產晶片。
然而,由於缺乏大型客戶的支持,季辛格對該業務的高度期望大半落空。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的虧損從 2023 年的 70 億美元,飆升至 2024 財年的 130 億美元。這些虧損導致英特爾股價在去年暴跌 60%,季辛格也在 12 月被董事會罷免。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晶圓代工業務依然是英特爾最主要的隱憂。部分分析師主張出售該業務,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因失去規模經濟效益,導致英特爾自製晶片的成本變得更高。
CFRA 分析師 Angelo Zino 認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至少在 2027 年之前會持續虧損。
在周四的合記者會上,英特爾和輝達的執行長們對於輝達未來是否會成為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的客戶,持開放態度。不過,他們也指出,短期內兩家公司將與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台積電 (2330-TW) (TSM-US) 合作,來生產他們設計的新晶片。
同時,美國政府也樂見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取得成功。英特爾是美國境內唯一一家大型、具備領先技術的晶片製造商,並為美國國防部生產晶片。目前全球大多數最先進的晶片皆由台灣的台積電所製造。
儘管台積電正在擴大其在美國的製造版圖,但其大部分產能和關鍵研發仍集中在台灣。考量到中國入侵台灣的潛在風險,專家認為,英特爾製造業務的存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的分析師 Anshel Sag 表示,對於週四的合作協議中沒有任何部分惠及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他感到驚訝。
他表示:「事實上,我曾預期輝達會在美國政府的參與下,宣布與英特爾簽訂某種晶圓代工合約。」他補充道,輝達本身也希望供應鏈能從台積電走向多元化。美國政府近期已收購英特爾 10% 的股份。
雖然輝達與英特爾協議主要聚焦在英特爾的產品部門,但 Zino 指出,這項協議提升了英特爾的信譽,對其製造業務而言是一件好事。
Zino 認為,這項協議至少能讓輝達在未來某個時間點開始測試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服務。「你可能會看到輝達開始將一些象徵性的業務交給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