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有麻煩了?兩大對手結盟 分析師:別太快下結論

據《MarketWatch》周四 (18 日) 報導,超微半導體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AMD-US) 在 GPU 的最大競爭對手,正與其在 CPU 領域的最大勁敵攜手合作。這是否意味著對該晶片公司不利?
華爾街起初似乎這麼認為。周四稍早,在輝達 (Nvidia)(NVDA-US) 與英特爾 (Intel)(INTC-US) 宣布合作設計與製造晶片後,AMD 股價一度重挫 5.9%。不過,隨著交易日結束,AMD 股價幾乎收復跌幅,終場僅收低 0.8%。
AMD 最受矚目業務是作為輝達之後的「第二把交椅」,在推動人工智慧 (AI) 革命的 GPU 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該公司也在筆電與伺服器等龐大的 CPU 市場上與英特爾競爭。
J.Gold Associates 分析師 Jack Gold 周四在致客戶的備忘錄中指出,「兩大競爭對手結盟,對 AMD 來說絕非正面消息。」他補充稱,AMD 不僅要面對更強大的英特爾,未來還可能被新創晶片公司搶走市占。
Gold 表示,輝達與英特爾的合作「意味著 CPU 與 GPU 環境之間的優化將更甚以往」。他解釋,已經在使用英特爾產品的企業客戶,往後更可能選擇輝達,而非 AMD。
不過,英特爾仍面臨挑戰,而 AMD 持續取得進展。
Gold 指出,AMD 在 AI 領域依舊具備顯著優勢,「因為輝達的交付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市場對晶片的龐大需求。
「如果有人需要晶片,而某個供應商無法提供,他們自然會轉向另一家。」Gold 指的正是 AMD。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 Brian Mulberry 認為,AMD 的晶片在表現穩健的同時,平均價格又低於輝達,「因此成為輝達高價產品的一個受歡迎替代方案」。
他指出,即便英特爾因與輝達的合作受益,「這並不代表能自動解決他們新廠房建設嚴重延誤的問題」。
Mulberry 認為,長期而言,只要資本支出水準維持穩定,「想建造 AI 基礎設施的企業都有足夠的市場機會」。
同時,隨著 AI 推理需求上升,以及轉向至邊緣運算 (edge computing),晶片市場正持續擴張。Gold 認為輝達的優勢可能不再那麼明顯。
邊緣裝置會在本地端處理與儲存資料,而非透過雲端。這些裝置仍需要 AI 加速器,但主要在 CPU 上運行。Gold 指出,輝達在 CPU 上的相對弱勢,這是其選擇與英特爾合作的原因之一。
輝達周四在聲明中表示,雙方將專注於利用其名為 NVLink 的互連技術,「無縫連接輝達與英特爾的架構」,以支撐高強度 AI 與高效能運算工作負載。NVLink 可讓多顆 GPU 彼此連接,或與 CPU 連結,加速並提升資料中心晶片之間的通訊效率。
英特爾將基於其 x86 架構,為資料中心開發客製化 CPU,並整合至輝達的 AI 基礎設施。該晶片商也計劃打造能與輝達 RTX GPU chiplets 搭配的 x86 單晶片系統 (SoC),用於個人電腦。
這項合作對英特爾與其投資人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此前該公司在 8 月達成協議,向美國政府出售 10% 股權。英特爾股價周四大漲 22.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周四的記者會上表示,川普政府並未參與這次該公司與英特爾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