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紐時作家痛批川普大而美法案「戰略性自殘」恐助中國躍居全球電力主導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紐時作家痛批川普大而美法案「戰略性自殘」恐助中國躍居全球電力主導(圖:REUTERS/TPG)
紐時作家痛批川普大而美法案「戰略性自殘」恐助中國躍居全球電力主導(圖:REUTERS/TPG)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已於 7 月 3 日獲眾議院通過,預計在獨立日前夕簽署成法。然而,此法案在美國引發廣泛擔憂,特別是《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 Thomas Friedman 嚴詞批評,指其為美國「最嚴重的戰略性自我傷害行為之一」,恐讓 14 億中國人「笑話美國」。

Friedman 對「大而美」法案表達強烈不滿,認為其嚴重破壞美國能源戰略與未來發展。法案內容包括:

削弱清潔能源:大幅削減太陽能、風能和電動車的稅收優惠,與全球加速發展再生能源的趨勢背道而馳。Friedman 諷刺,即便沙烏地阿拉伯都加倍投資太陽能,以應對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對電力的巨大需求,美國此舉卻是逆勢而行。

限制關鍵產業鏈:對電池抵免添加「複雜限制」,禁止與中國等「受限外國實體」有聯繫的企業獲得補貼,恐導致多數項目無法享受優惠。

放鬆環保規範:廢除限制甲烷排放的規定,而甲烷是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Friedman 強調,在 AI 時代對電力需求劇增之際,再生能源是擴充電網容量最快且最廉價的方式,但法案卻將其標籤化,導致美國電力供應能力嚴重削弱。他預言,這項「亂七八糟」的法案將使「你的家更熱、空調費用更高、清潔能源工作崗位更少、美國汽車工業更弱,讓中國更開心」。此法案未經國會聽證,也未諮詢獨立能源專家或科學家,就匆匆通過。

他提到,企業家馬斯克痛批該法案「令人作嘔」、「完全是瘋狂且具有破壞性的」,認為它補貼過時產業,卻嚴重損害未來產業。馬斯克指出,國家以低廉、清潔方式大規模發電的能力,與其開發 AI 引擎的能力、未來的經濟與軍事實力緊密相關。

阿特拉斯公共政策創辦人 Nick Nigro 也預警,這或許是美國「錯失清潔能源轉型」的時刻。

研究公司「能源創新」預測,川普此舉將導致:

  • 批發電價到 2035 年上漲約 50%。
  • 到 2030 年,美國消費者每年累計能源成本增加逾 160 億美元。
  • 到 2030 年,約 83 萬個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將流失或無法創造。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快速崛起。Friedman 指出,自 2000 年以來,中國發電量已從 1.3 萬億千瓦時激增至超過 10 萬億千瓦時,而美國同期僅增加 5000 億千瓦時。中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達 1.96 億千瓦,同比增長 57%,累計光伏裝機規模歷史性突破 10 億千瓦。英國《金融時報》更稱,中國正「走在成為全球首個『電力國家』的道路上」,這將為中國提供戰略緩衝。

Friedman 總結道,世界上恐怕只有川普的共和黨和中國為此法案歡呼,因為「沒有什麼比特朗普這項『大而美,把美國電力未來拱手讓給北京』的法案,更能讓中國再次偉大」。這項法案不僅讓美國在能源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削弱,也將其「能源主導全球」的目標淪為泡影。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