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眾院通過川普《大而美法案》 產業贏家與輸家有哪些?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眾院通過川普《大而美法案》 產業贏家與輸家有哪些?
美眾院通過川普《大而美法案》 產業贏家與輸家有哪些?

美國眾議院周四 (3 日) 以 218 票對 214 票的微弱優勢通過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這項總額達 3.4 兆美元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將在美東時間周五 (4 日) 簽署生效。這項歷經波折的立法標誌著美國產業政策重大轉向,多個產業將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轉折。

化石能源產業成為最大贏家之一。法案不僅要求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灣新增聯邦土地租賃銷售,更恢復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率,同時增加碳捕捉技術補貼。

矽谷投資人也同樣獲益顯著,合格小型企業股票稅收排除額度從 1000 萬美元提升至 1500 萬美元,為新創企業退出創造更優條件。

半導體業也迎來重大利多,新建廠的稅收抵免比例從 25% 躍升至 35%,但必須確保工程在 2026 年底前動工。

此外,國防承包商將分享五角大廈 1500 億美元預算紅利,其中 250 億美元指定用於金穹反飛彈系統研發。航空業獲得 125 億美元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改革資金支持,而製造業則可享有建設成本全額抵扣優惠。零售業作為 21% 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維持者,也成為重要受益群體。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I 與科技業遭遇政策逆轉。原先打算實施的 10 年州級監管暫停條款大幅縮減至 5 年,引發科技領袖對創新受限的擔憂。

電動車市場亦將受到重創,7500 美元購車補助將在 9 月 30 日後永久取消,直接影響特斯拉等主要車廠。再生能源領域同樣面臨挑戰,新項目稅收抵免資格將在啟動 12 個月後失效,但設備製造商可能迎來短期訂單成長。

高等教育和醫療體系成為主要輸家。《大而美法案》對頂尖私立大學的投資收入徵收階梯稅率,最高達 8%,哈佛等常春藤大學院校首當其衝。

醫療補助支付改革則削弱了各州提高補助的權限,在已擴大健保涵蓋的 40 個州,醫院收入分成比例從 6% 降至 3.5%。

這項重塑美國產業格局的最新立法清晰展現川普政府的經濟優先方向,傳統能源、先進製造與國防工業獲得政策紅利,而清潔能源轉型、高等教育投入和醫療保障體系則面臨重大調整。隨著法案正式生效,各行業勢必將重新調整策略佈局以因應政策變局。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