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特斯拉近期走勢 凸顯「馬斯克溢價」的雙面效應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特斯拉近期走勢 凸顯「馬斯克溢價」的雙面效應(圖:shutterstock)
特斯拉近期走勢 凸顯「馬斯克溢價」的雙面效應(圖:shutterstock)

多年以來,市場公認特斯拉 (TSLA-US) 的股價很大程度上受到一種被分析師稱為「馬斯克溢價」(Elon Premium) 或「馬斯克魔力溢價」(Musk Magic Premium) 的影響。這種溢價是指由執行長馬斯克的魅力、願景及其對市場的影響力所驅動的估值提升。

投資者常基於馬斯克對未來項目 (如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計程車和 AI 整合) 的預期,而非僅僅當前的業績,為特斯拉注入額外價值。這種溢價既是特斯拉的競爭優勢,也是固有的風險來源,具有雙重效應。

正面影響:推升股價與估值

「馬斯克溢價」為特斯拉帶來了顯著的估值優勢。馬斯克的市場影響力無可比擬,其公告常導致股價大幅波動,並將公司策略與投資者期望連結。對自動駕駛、能源儲存和 AI 整合的積極佈局,尤其是 Dojo 超級電腦和 FSD 技術的進展,進一步提升了特斯拉的感知價值,使其在電動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相比,特斯拉憑藉其創新優勢享有更高的估值。

例如,在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投資者認為馬斯克作為準川普政府成員的新身份,有望藉由其在削減聯邦官僚機構方面的初步成果,重新喚醒投資者對其「化不可能為可能」魔力的信念,這在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動特斯拉股價大漲逾 50%,市值增加近 5000 億美元。

儘管特斯拉當時的基本面持續惡化,且馬斯克屢次未能兌現全自動駕駛和經濟型車型的承諾,但投資者仍願意為馬斯克對未來無人駕駛計程車隊和 FSD 軟體銷售的預期支付高額溢價。這種溢價在 2024 年 3 月中旬達到了驚人的 6620 億美元,當時特斯拉市值為 7460 億美元,而基於基本盈利 (剔除特殊項目) 的合理估值僅為 840 億美元。

負面影響:增加波動與風險

然而,「馬斯克溢價」是一把雙面刃。高度依賴馬斯克的願景使特斯拉股價極易受到情緒轉變的影響。與同行相比顯著偏高的本益比使股價一旦成長預期未能實現便容易出現修正。

此外,馬斯克在 SpaceX、Neuralink 和 X(原 Twitter) 等其他事業的參與,引發了外界對其注意力分散的擔憂,可能影響特斯拉的長期策略重點。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傳統汽車製造商和新進入者,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競爭者,正迅速縮小技術和生產差距。這種競爭可能壓縮特斯拉的利潤空間。

更甚者,馬斯克的政治活動引發爭議,例如在國內解僱公務員、在國外支援極右翼政黨等,這些都對特斯拉的銷量與股價造成負面影響。特斯拉銷量下滑以及 Cybertruck 大規模召回等問題,都重創了股價,完全抹去了因川普當選帶來的漲幅。

這種劇烈的股價震盪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其高股價與作為資本密集型汽車製造商基礎價值之間的嚴重失衡。儘管面臨銷量下滑和利潤下降,特斯拉股價仍遠高於其他汽車製造商,這主要源於投資者對其尚未交付的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願景的期望。

雜誌評估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合理估值

《Fortune》雜誌的評估方法是基於特斯拉目前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及服務,來計算其估值。為了得出一個可重複且持久的盈利數字,文章從特斯拉 2024 財年的業績中剔除了特殊項目。按照這種標準計算,特斯拉在 2024 年公佈的所謂「基本盈利」為 42 億美元。

為了確定一個合理的市值以進行比較,文章設定了一個恰當的本益比(P/E)。考慮到中國以外的十大汽車製造商的平均本益比約為 6.9 倍,而中國汽車製造商的本益比普遍在 20 倍以上(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市場),文章將特斯拉的目標本益比設定為 20 倍。

將 42 億美元的基本盈利 乘以 20 倍的目標本益比,計算得出特斯拉的合理市值為 840 億美元。

文章指出,這個 840 億美元 的數字是根據特斯拉基於其基本盈利計算得出的「合理估值」,可以視為剔除「馬斯克魔力溢價」後,特斯拉作為一家超級資本密集型汽車製造商的基礎價值。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