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經濟學人:OpenAI的主導地位已現裂痕

鉅亨網新聞中心
經濟學人:OpenAI的主導地位已現裂痕(圖:shutterstock)
經濟學人:OpenAI的主導地位已現裂痕(圖:shutterstock)

據《經濟學人》報導指出,21 世紀科技界一直遵循「贏者通吃」的思維模式,而自 2022 年末 ChatGPT 推出以來,OpenAI 在生成式 AI 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然而,近期市場情緒劇烈轉變,OpenAI 的主導地位正面臨威脅。

關鍵之一是,OpenAI 的兩大支持者微軟 (MSFT-US) 和輝達 (NVDA-US) 公開支持其主要競爭對手 Anthropic。這筆交易具有 AI 熱潮中投資狂熱的典型特徵:輝達和微軟承諾向 Anthropic 投資 150 億美元,而 Anthropic 則承諾在微軟 Azure 雲平台上投入 300 億美元 (此平台由輝達 AI 晶片支撐)。此次投資使 Anthropic 的估值達到約 3500 億美元,高於 9 月的 1830 億美元。

此外,Google 也推出了最新模型 Gemini 3,向 OpenAI 發起挑戰。Gemini 旨在改進 Google 的搜索平台及編程工具。由於它使用 Google 自研晶片而非輝達晶片進行訓練,因此可能具備巨大的成本優勢。11 月 19 日,Alphabet(GOOGL-US) 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

此前,OpenAI 高達 1.4 兆美元的支出承諾引發了市場對「信用不佳的借款者大舉借貸以資助新 AI 數據中心」的擔憂。Anthropic 交易宣布後,微軟股價下跌了 2.7%,反映出投資者的恐慌。

儘管如此,輝達於 11 月 19 日公布了創紀錄的第三季度銷售額,並上調了第四季度營收預期,表示他們的 Blackwell 晶片銷量「爆表」,從他們的角度來看,AI 泡沫的議論「截然不同」。

報導指出,對用戶來說,競爭加劇意味著 AI 實驗室將持續通過燒錢來維持低價。但同時,這也可能使 AI 泡沫的擔憂從公開市場蔓延至私募市場,因為競爭越激烈,這些實驗室就越難以證明其巨額支出和天價估值的合理性。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