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還有空間嗎?!

Tag
1. 記憶體缺貨/供應吃緊的程度
• 庫存水位極低
- 根據 TrendForce 的資料,2025 年第 3 季全球 DRAM 的庫存量已下滑至約 3.3 週 的水平,為過去少見的低點。
- 透過 Reuters 報導:DRAM 平均庫存從 2023 年初約 31 週,下滑至「8 週左右」的水準。
- 庫存週數由數十週下降到單位數週,顯示供應極度緊張。
• 價格大幅上漲/客戶僅獲部分訂單
- 在伺服器 DRAM 市場,報導指出美中大型資料中心訂單僅獲約 70% 的履行率,雖願意接受約 30% 的合約漲價,但實際成交可能達 50%。
- 在合約與現貨市場,DRAM 合約價年增率達 171.8 %(2025 第 3 季 vs 去年同期)之多。
- 刷新: 某些記憶體模組報導:價格有月漲近 50% 的情形。
- 報導指出,部分製造商暫停對某些產品接受報價(即「無報價」),以控制出貨與價格。
• 需求來源轉變+轉產效應
- 因為 Nvidia、雲端資料中心、大型 AI 基礎建設對高帶寬記憶體(HBM)與伺服器 DRAM 的強烈需求,導致記憶體製造商將產能轉向這些高附加值領域。
- 同時,舊世代 DDR4、一般 PC 用記憶體受到忽略/產能被抽走,產生供應缺口。
- 比如報導指出:目前除了 AI 專用記憶體外,「不那麼熱門」的記憶體也開始供應吃緊。
• 供應鏈策略改變/預估時間拉長
- 市場研判這輪短缺可能不只是短期波動,有觀點認為這是「一代記憶體產業的供應上升循環」(super-cycle) 的開始。
有公司高階主管預期這種供應緊張狀況可能延續 4 年以上。
2. 低價庫存效應與供應過剩/價格下行的情形
雖然目前重點在「缺貨」面,但從過去/部分產品線來看,也存在「低價/庫存高」的反向效應。以下為整理:
• 過去庫存高、價格下挫的現象
- 在 2024 年末至 2025 年初,有報導指出記憶體(尤其是 PC DRAM、舊世代 DDR4)因需求疲弱、庫存堆積而價格走跌。
- 例如:某些 PC DRAM 價格預期在 2025 Q1 下跌 8-13%。
-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記憶體需求放緩、產能未調整而造成供過於求。
• 但目前情況變化:由低價庫存向供需緊張轉換
- 雖然早期有低價庫存壓力,但由於 AI/資料中心需求突然爆發、產能轉向等因素,目前更多的是「供應不足」而非「供過於求」。
- 也就是說:低價庫存效應在某些細分市場(如 PC 舊世代 DRAM)曾存在,但隨著整體產能轉移、庫存被清理,缺貨效應反而主導市場。
- 在這過程中,有些渠道與模組廠積極囤貨,以應對預期的價格上漲與供應不足。
• 低價庫存可能帶來的風險/效應包括:
- 價格下行導致記憶體製造商毛利被壓,可能縮減新產能投資或延後技術轉換。
- 對下游(如消費型 PC 模組、手機記憶體)來說,可能短期受惠價格低,但對未來升級與製造韌性帶來風險。
- 當產能過剩時,市場可能經歷長時間的庫存消化周期,導致產業景氣變差。
但反之,當庫存被清、需求突然拉升時,可能快速轉為供不應求、價格暴漲(如目前所見)。
3. 綜合觀察與未來觀點
- 目前記憶體產業正處於較為特殊的階段:由於 AI/資料中心的爆發式需求 + 舊世代記憶體退場 + 產能轉移,出現 庫存極低 + 價格快速上漲 的情況。
- 對於消費型記憶體市場(PC、手機)來說,雖然傳統上需求疲弱,但目前也受供應鏈轉變影響,出現漲價壓力。
- 對於記憶體製造商/模組廠而言,這是一個可望重振毛利的時機,但也面臨技術轉型、產能建置滯後的挑戰。
- 對你的分析(如你關注臺灣記憶體模組或供應鏈公司)而言,有幾個重點可以留意:
- 哪些公司打進 AI/資料中心記憶體(HBM、伺服器 DRAM)而非僅消費型。
- 舊世代 DDR4 或 DDR5 模組是否因產能轉移而出現供應短缺或價格跳升。
- 模組/下游廠是否有先期囤貨行為、庫存變化如何。
- 下游(手機、PC)是否因記憶體成本上升而轉嫁價格/調整產品策略。
黃培碩分析師 LINE 官方帳號
ID 搜尋:@v168
今日 yt 解盤連結 :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