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橋水達利歐:QE駛入泡沫區 Fed「提油救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橋水基金創始人雷 · 達利歐週四 (6 日) 發布文章《Stimulating into a bubble(刺激形成氣泡)》,內容指出,美聯準會 (Fed) 最近宣布終止量化緊縮(QT)並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QE),儘管官方稱之為「技術性操作」,但其實質上仍屬於流動性寬鬆的範疇。

達利歐認為,當前市場面臨著資產估值高企、通膨偏離目標、經濟韌性強勁及信貸環境寬鬆等特徵,這次 QE 的邏輯與以往「向衰退期注入刺激」的方式截然不同,實質上是「向泡沫期追加寬鬆」,可能進一步放大通膨壓力與市場風險。

一、政策背景

美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儲備金需逐步增長以匹配銀行體系規模與經濟發展,因此將適時啟動儲備金補充操作。此次 QE 的核心目標在於通過購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滿足銀行體系與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

達利歐強調,需關注兩大維度來判斷政策的性質:首先是流動性注入的規模,其次是政策的協同效應。當前美國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美聯準會若在擴大資產負債表的同時降息,將形成「美聯準會與財政部協同貨幣化政府債務」的格局。

二、QE 的傳導機制

QE 的核心運作邏輯在於通過央行購債增加市場流動性供給,進而壓低實際利率,並引導資金流向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若流動性集中流入金融市場,將引發「金融資產通脹」,推升資產價格,並加劇財富分配差距。

然而,若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則可能推升商品與服務價格,形成通膨壓力。達利歐警告,若流動性注入規模過大,則可能導致通膨失控,美聯準會將被迫收緊貨幣政策。

三、當前 QE 與過往周期的本質差異

達利歐指出,過往 QE 多發生於經濟衰退之際,而當前的 QE 則處於經濟韌性強勁的環境中,具備「順周期刺激」的特徵。具體而言,當前的資產估值水平高,經濟運行狀態良好,通膨壓力明顯,信貸環境寬鬆。

四、資產配置建議

基於上述分析,達利歐提出了資產配置的建議。在短期內,可優先配置具備長期增長邏輯的 AI、科技成長股及通膨對沖資產如黃金與通膨指數債券。而在長期內,則應逐步增配實物資產,以應對潛在的通膨風險。

結語

達利歐的分析揭示了當前市場的核心矛盾:美聯準會在泡沫期啟動 QE,可能以通膨失控與債務風險加劇為代價,投資者需聚焦周期階段與政策邏輯,抓住結構性機會。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