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失業雙壓!美國經濟面臨「停滯性通膨」警訊?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日前決議按兵不動,紐約聯準銀行 (NY Fed) 最新公布的 4 月調查卻傳遞出不同訊號——消費者對中期通膨的預期升至近三年新高,且對財務與就業前景的信心大幅下滑。
這份「過期」的數據看似已成舊聞,但對於正值通膨與經濟成長拉鋸的重要時刻,卻成為觀察未來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球。
通膨預期上揚 長期壓力難解
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三年後通膨的預期升至 3.2%,創下自 2022 年 7 月以來最高紀錄。短期一年的通膨預期則持穩在 3.6%,而五年期通膨預期微降至 2.7%。這組數據透露出一個微妙訊號:消費者對短期物價壓力的預期雖未惡化,但對中長期通膨的擔憂卻在上升。
這背後的關鍵因素無疑是川普政府再度發動的全球貿易戰。高達 145% 的對中關稅已正式生效,不僅直接推高進口物價,更加劇了消費者對生活成本上漲的擔憂。市場普遍認為,高關稅將成為推升物價的「慢性毒藥」,即便短期內尚未全面反映,但中長期壓力勢必逐漸浮現。
財務信心創新低 美家庭準備勒緊褲帶
更令人憂心的是,美國家庭的財務悲觀情緒正在蔓延。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認為未來一年財務狀況將惡化,創下自 2022 年以來新高,同時有相同比例的家庭認為當前財務狀況已較去年惡化。
收入成長預期也同步下滑,降至 2021 年 4 月以來最低。對於即將面臨的財務壓力,消費者開始調整支出策略:預期未來一年房租漲幅將達 9%,油價、學費與醫療支出也都將上揚。儘管市場波動劇烈,但部分消費者仍抱持一絲希望,美股未來 12 個月上漲的機率預期反而上升,顯示投資市場仍存在投機性樂觀。
就業市場藏隱憂 60 歲以上族群最受打擊
調查中的另一大隱憂來自就業市場。消費者認為未來三個月內能找到工作的比例降至 2021 年以來最低,尤其 60 歲以上族群最為悲觀。隨著關稅政策逐步推升企業成本,裁員潮是否會成為下一波風險,市場正密切關注。
調查同時指出,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的機率攀升至自 2020 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這種情緒轉變,很可能會進一步壓抑消費者支出,形成惡性循環。
停滯性通膨風險升溫?Fed 陷入政策兩難
從這份調查來看,美國經濟正在走向典型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初期徵兆——經濟成長趨緩、物價上升、失業風險升高。Fed 主席鮑爾雖然在 5 月會議後強調經濟「仍處於健康狀態」,但也坦言市場情緒「籠罩著悲觀氛圍」。
鮑爾提醒,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滑,雖未必立即反映在消費行為上,但一旦悲觀情緒蔓延,將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進一步壓抑經濟成長。
對 Fed 而言,當前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通膨與經濟放緩的雙重壓力。過早降息可能助長通膨預期,但過晚行動又可能讓經濟陷入實質衰退。加上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變數增大,使得政策調整的時點更加複雜而敏感。
結論:警訊已現,數據與情緒的拔河戰還未結束
儘管這份調查的時效已過,但所反映出的悲觀情緒與通膨預期升溫,仍將成為接下來數據觀察的關鍵背景。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都在等待下周即將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與零售銷售數據,看看這場「數據與情緒的拔河戰」究竟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