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官員聚焦通膨預期 積極關注關稅衝擊與經濟風險

隨著美國面臨通膨升溫與失業率可能攀升的雙重壓力,多位聯準會 (Fed) 官員近日在不同公開場合針對貨幣政策與貿易風險發表看法,強調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穩定通膨預期仍是政策核心目標。儘管市場對降息的討論升溫,官員普遍表態仍須觀察數據發展,尤其是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對經濟與物價的影響。
威廉斯:錨定通膨預期是央行「基石」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周五 (9 日) 在冰島表示,「維持通膨預期穩定,是中央銀行工作的基石。」他指出,在政策不確定性高漲的時刻,央行需格外重視公眾對物價的信任與預期。他並引用近期紐約聯準銀行調查指出,中期通膨預期已出現跳升,與此同時,就業市場信心也出現下滑跡象。
威廉斯認為,央行在面對經濟震盪、全球化變動與政策轉折時,更須堅守穩定物價的任務。他強調,無論是經濟擴張還是下行,政策目標不變,「中央銀行是價格穩定的守護者。」
針對近期市場預期 Fed 可能預防性降息,威廉斯受訪時回應此論點「言之過早」,並表示貨幣政策目前仍處於「略為限制性」的區間。他預估中性實質利率落在 0.75% 至 1% 之間。
庫格勒與巴爾:關稅帶來壓力 但不急於調整利率
同樣出席冰島會議的 Fed 理事庫格勒 (Adriana Kugler) 則指出,美國實體經濟仍具韌性,因此可給央行更多時間觀察通膨趨勢,無需急於行動。她強調,維持通膨預期穩定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之一。
另一位理事巴爾 (Michael Barr) 則警告,川普政府近期祭出的高關稅措施可能對通膨形成持久壓力,也可能推升失業率。他表示,這樣的政策不會短時間內反映於價格,而是會「逐步擴散至各類商品」,對貨幣政策形成挑戰。
巴金:消費者已撐到極限 難以承受轉嫁成本
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 (Tom Barkin) 則從消費端切入分析。他指出,許多零售商反映「消費者的承受力已到極限」,難以再將關稅成本轉嫁出去。他坦言,即便企業想調漲價格,也未必如預期順利。
儘管巴金認為目前經濟基本面仍穩健,消費與投資尚未明顯轉弱,但他坦言正在觀察關稅是否會反轉為「抑制通膨」的效果。他表示,若需求出現劇烈下降,可能會出現類似 2008 年的通縮壓力,但目前言之尚早。
巴金總結指出,在失業與通膨同時面臨上行壓力的情境下,「很難說哪一個風險更大,這不像是一種短期政策變化,而是會持續影響多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