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美國關稅影響!ASM國際緊急轉向美國生產

為因應美國最新頒布的貿易政策,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 ASM 國際(ASM International)於 5 月 4 日舉行的 2025 年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將立即啟動美國本土生產計畫。
據報導,ASM 財務長 Paul Verhagen 指出,該公司已具備快速行動的能力,透過在美國設廠可有效滿足當地客戶需求。儘管目前主要生產據點仍位於新加坡,且計畫將當地產能擴增三倍,但其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史考茲谷(Scottsdale)的新工廠即將竣工,未來可望大幅提升美國市場的供應能力。
儘管擴建美國產能是必要策略,Verhagen 坦言,美國本地的製造效率仍具不確定性,公司將依據未來政策變化進行調整,以優化全球供應鏈、降低長期財務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於 4 月初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針對歐盟鋼鐵、鋁材與汽車等商品加徵最高達 25% 關稅,半導體雖暫時豁免,但未來可能成為被加徵關稅的重點品項。
根據財報,ASM 國際 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 8.39 億歐元,以固定匯率計算年增 26%,預訂金額亦達 8.34 億歐元,年增 14%。
這波成長主因在於人工智慧(AI)應用帶動需求,包括先進邏輯製程朝環繞式閘極(GAA)技術發展,以及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持續攀升,帶動整體業績表現。
儘管 AI 需求強勁,但受全球經貿緊張局勢影響,ASM 下修 2025 年全年營收預期,由原先的 32 至 36 億歐元,調整為 31.9 至 34.8 億歐元,年增幅預估自 24% 下修至 10% 到 20%。
執行長 Hichem M"Saad 指出,公司對達成下限目標有信心,但要達成高標仍須外部環境配合,整體前景仍高度不確定。
ASM 國際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不僅來自自身業務,亦因其與艾司摩爾 (ASML)(ASML-US) 、ASMPT(00522-HK) 兩大公司有深厚淵源。
創辦人 Arthur del Prado 於 1964 年創立 ASM,又於 1975 年與西門子合資創立封裝領域的 ASMPT,1984 年再與飛利浦 (PHG-US) 合資成立專注於曝光技術的 ASML。
雖然 ASML 後續獨立發展、ASMPT 則專注亞洲市場,但 ASM 至今仍持有 ASMPT 52% 股份,三家公司間仍保持緊密資本與業務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