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翁得利到首當其衝?越南恐成美對等關稅最大輸家

據《日經中文網》,美國川普政府實施的對等關稅打擊了東南亞「中國 + 1」投資模式。像越南等國家曾在中美對立的局勢下吸引外資,並藉此獲得「漁翁之利」,但未來可能成為最大受害者。由於警覺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可能難以積極降息。經濟成長放緩的情景愈加現實。
越南總理范明正 4 月 3 日召開會議,應對川普政府發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據越南政府的發布,范明正要求立即成立由副總理領導的緊急應變小組,並強調 2025 年將 GDP 成長率提高至 8% 以上的目標不變。他顯然希望消除國內外的憂慮。
全球資金並未為其所動。越南股市主要股指 VN 3 日較前一交易日下跌 7%,為過去 10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東南亞股市普遍呈現賣盤優勢,但越南股市的下跌幅度特別突出。在外匯市場上,越南盾一度貶值至 1 美元兌 25,800 越南盾。自從有可追溯的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數據的 1994 年以來,創下最低點。
資金反應看起來有些過剩,但這反映了投資人的巨大失望。「未來仍有成長空間,對先行者來說是機會」,英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 Fidelity International 在 2023 年 5 月強調了東協(ASEAN)投資機會的巨大潛力。當時受到關注的成長趨勢是「脫中國」的企業轉移計畫,即所謂的「China Plus One」策略。
在第一次川普政府後的中美對立之下,全球企業迫切需要分散集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中國企業也將生產基地轉移出國,採用從海外向美國出口的策略,這就是所謂的「繞道出口」。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成了首選轉移地。
尤其是越南受益巨大。一些蘋果供應商和南韓三星電子等紛紛在越南設立基地。隨著生產向越南的轉移,越南對美貿易順差在 2024 年突破 1,000 億美元,是 2017 年的三倍以上,成為美國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的第三大貿易順差國。
對於希望減少中國股票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一項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越南股指 VN 在 2024 年末的五年間上漲了 30%。
然而,由於「中國 + 1」戰略過於成功,越南此次反而陷入了困境。美國盯上了貿易逆差問題,針對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達到了 46%。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稅率也在 20% 到 30% 之間,在全球範圍內屬於較高水準。
據穆迪評等的分析,越南對美出口占 GDP 的比重超過 20%。如果出口放緩或投資減弱,越南經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美國花旗集團曾預期越南的 GDP 成長率為 6% 至 7%,但由於對等關稅的實施,成長可能會減緩至 5%。
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 Eastspring Investments 的股票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 · 楊認為,「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生產基地將減少,這可能會對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產生不利影響。」「中國 + 1」策略作為投資故事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
此次對等關稅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次打擊。作為東南亞最大貿易夥伴的中國經濟放緩,必然影響東南亞的經濟。中國企業在國內需求低迷的情況下,試圖透過增加對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來尋找出路。東南亞各國則對中國低價產品可能削弱本國工業競爭力的擔憂較強。
面對經濟下滑的擔憂,東南亞各國可透過中央銀行的降息來支撐經濟。整體而言,東南亞的內需保持穩健,經濟成長率較高,因此與歐美國家相比,啟動貨幣寬鬆和節奏較慢。但反過來說,降息的空間依然存在。
然而,中央銀行可能面臨貨幣寬鬆的兩難。風險在於,降息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瑞穗研究與科技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龜卦川緋菜表示,「關稅導致的通膨和美國利率上升將透過利差擴大,成為美元升值和亞洲貨幣貶值的因素」。隨著中美對立的「漁翁之利」逐漸消失,東協重新吸引海外投資資金的門檻變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