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全球 AI 投資周期「還很長」!OpenAI 帶動算力需求爆發 巴克莱:AI 不會降溫 只會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巴克莱最新研究報告指出,OpenAI 業績遠超公司原先內部預期,進一步印證全球 AI 資本開支(capex)周期仍將延續多年,且在 2027 至 2028 年可能因技術突破出現算力需求的急速升溫。

報告顯示,OpenAI 的收入增長與算力需求高度綁定,營收走強使公司不得不加速擴張計算能力,而這一節奏也推動其合作夥伴與整個科技產業擴大基礎設施部署。

根據巴克莱分析,OpenAI 2025 年的營收較年中內部預測高出約 15%,2027 年的預測更被大幅上調 50%。具體而言,公司 2027 年的總營收預期已從 600 億美元上調至 900 億美元,推理計算成本從 210 億美元提高至 300 億美元,每週活躍用戶(WAU)從 14 億增至 18 億,而付費用戶的年度平均收入(ARPU)也從 748 美元上調至 880 美元。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近期更透露,公司有望在 2027 年達成年度經常性收入(ARR)1000 億美元的目標,比先前估計提前一年。

巴克莱指出,OpenAI 所有收入最終都會轉化為算力需求。從付費版 ChatGPT、免費版 ChatGPT(廣告支持),到代理產品與 API,雖然應用場景不同,但均基於相同的計算架構。OpenAI 在 2024 至 2030 年間的計算運營支出(compute opex)總額已超過 4500 億美元,並預計在 2028 年達到約 1100 億美元的支出峰值。

在模型層面,OpenAI 正加速推出 GPT-6、Sora 3 等下一代模型,每次迭代都顯著提高訓練與推理成本。巴克莱強調,2027–2028 年將是 OpenAI 追求「遞歸自改進」(recursive self-improvement)的關鍵時點,這項技術允許模型透過「嵌入式 AI 研究員」(drop-in AI researcher)自主研發下一代模型,形成由 AI 自主推進 AI 的閉環。為此,OpenAI 已為 2028 年預留約 430 億美元的額外「可變現算力」(Monetizable Compute)以支撐該技術落地。

算力需求激增的背後,是 OpenAI 迅速累積的長期算力租賃合約。公司已與合作夥伴簽訂規模約 6500 億美元、涵蓋未來十年的合約,包括:甲骨文(Oracle OCI)3000 億美元、五年期自 2027 年起、年均 600 億美元;微軟 Azure 2500 億美元,自 2026 年中起為期七年、年均 360 億美元;Google Cloud 400 億美元、七年期;亞馬遜 AWS 380 億美元、七年期;以及 CoreWeave 224 億美元、五年期。

產業競爭同樣助推算力投資升溫。為追趕 OpenAI 已建立的 6 至 12 個月技術領先優勢,Google(GOOGL-US)、Meta (META-US) 等科技巨頭正以更快節奏擴大用戶規模並加速模型迭代。巴克莱預估,全球 AI 資料中心總裝置容量將從 2024 年的 114.3 GW 增長至 2030 年的 236 GW,實現近乎翻倍。而僅 OpenAI 一家公司,就需要合作夥伴投入超過 6000 億美元以建設新一代算力集群。

報告也指出,科技巨頭創辦人的長期競爭思維鎖定了高強度投資路線。Google 創辦人 Larry Page 曾表態「寧願破產也不要放棄」,凸顯在資本開支回報仍未完全明朗下,企業仍願意以壓倒性投入來確保 AI 競賽優勢。

巴克莱總結稱,在 OpenAI 業績持續超標、模型迭代推升算力需求、資料中心快速擴張與巨頭長期押注等多重因素推動下,目前距離 AI 投資放緩「仍非常遙遠」。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