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空2.0?德意志銀行跟進貝瑞 做空AI股防範資料中心泡沫

德意志銀行據稱已開始採取行動,透過賣空人工智慧 (AI) 相關股票,來對沖資料中心融資可能帶來的風險。財經網站《Zero Hedge》將此舉比喻為「大賣空 2.0」,藉此喚起讀者對德銀在過去房市危機中,建議客戶對沖抵押貸款危機的歷史記憶。
在 2008 年,德意志銀行交易員曾悄然向客戶推銷信用違約互換 (CDS),允許投資者對沖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如今,德銀的對沖舉動,正緊隨傳奇投資者貝瑞 (Michael Burry) 對 AI 泡沫的公開警示和激進行動。
Burry 重倉押注 AI 崩盤,風險警報響起
因精準做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而一戰成名的貝瑞,正將其對 AI 泡沫的警告付諸於實質的空頭行動。最新監管文件揭露,他管理的 Scion Asset Management 約 80% 的持倉集中於做空 Palantir(PLTR-US) 和輝達 (NVDA-US),名義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
貝瑞暗示,當前企業投資 AI 的回報可能過低,類似於網際網路泡沫時期光纖資本支出的過度,預計當前 AI 熱潮中許多領先公司最終將崩潰。
不僅是知名投資人,全球監管機構也發出警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確指出,科技和 AI 正呈現「相對緊張的估值」,警告市場樂觀情緒逆轉可能引發「急劇回调」。
德銀的兼顧行動:貸款與對沖並行
數據中心融資已成為德銀投資銀行的核心押注,德銀已向服務於 Alphabet(GOOGL-US)、微軟 (MSFT-US) 和亞馬遜 (AMZN-US) 等「超大規模」科技巨頭的企業提供了數十億美元貸款。儘管這些貸款通常有長期服務合同作為擔保,但過度集中的風險仍令德銀感到不安。
為對沖潛在損失,德銀正在評估兩層面的選項:
1. 直接做空一籃子 AI 相關股票,在市場下行時獲利。
2. 通過一種名為「合成風險轉移」(SRT) 的衍生品交易,將部分數據中心貸款的違約風險打包出售給外部投資者。
部分市場觀察人士指出,SRT 結構在將風險資產池打包分層的邏輯上,與 2008 年危機中的債務抵押債券 (CDO),「看起來和聞起來都很像」。
然而,這種對沖並非易事。由於 AI 板塊持續繁榮,做空 AI 股票的成本極高。此外,德銀分析師今年 9 月曾發布報告,稱對 AI 泡沫的擔憂被過度誇大,這種內部觀點的矛盾,凸顯出大型金融機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複雜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