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談判新變數:中國暫停採購黃豆 美財長仍預期「重大突破」

在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前夕,緊張氣氛再度升高。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預測雙方談判將有「相當大的突破」,但中國已暫停採購美國黃豆,將美國農民推上火線,成為貿易戰中的新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於十月底在韓國舉行的區域峰會上會晤,這次會面被視為化解僵局的關鍵。
黃豆成為北京的新武器
據《彭博》報導,農產品採購,特別是黃豆,已成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爭議的焦點。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北京正將禁止進口美國黃豆作為其新的談判籌碼。他分析:「美國黃豆現在對中國來說已不那麼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北京有能力將其用作談判工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買家,去年從美國進口的數量占其總進口量的五分之一,然而,對於本季收成的美國黃豆,中國至今一貨櫃都未採購。此舉正值美國黃豆豐收之際,財長貝森特甚至表示,今年的產量大到「我們可能沒有地方存放」。
貝森特對此表示遺憾,他批評「中國領導層決定利用美國農民,特別是黃豆農民,作為貿易談判中的人質或棋子」。
美國政府緊急應對
為了應對中國的貿易手段對農業造成的衝擊,川普政府正在採取行動支持農民。貝森特透露,他已與川普總統及農業部長羅林斯 (Brooke Rollins) 在橢圓形辦公室會面,預計下周二將宣布對美國農民,特別是黃豆產業的支持措施。
川普總統周三也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聲援農民,指出中國「僅僅是為了『談判』原因」才停止採購黃豆。他似乎還暗示,美國政府可能會動用從高額關稅中獲得的部分收入,來補助受銷售下滑影響的農民。
代表北達科他州 (重要黃豆產區) 的共和黨參議員霍文 (John Hoeven) 也表示擔憂,認為中國正刻意轉向南美市場,以在關稅談判中獲取槓桿。他回憶,川普在第一任期也曾面臨類似情況,最終成功爭取到 500 億美元的農產品銷售協議,並相信總統會「讓我們的農民留在賽局中,直到我們完成目標」。
談判桌上的多重攻防
即將到來的談判至關重要,因為今年稍早達成的最高關稅休兵協議,預計將於 11 月 10 日到期。回顧過去的談判,雙方曾達成協議,美國同意放寬對中國部分敏感技術的出口管制,而北京則同意加速對美出口稀土金屬。
如今,中國的訴求依然明確。北京呼籲美國取消「不合理的」關稅,並為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創造「公平且非歧視」的環境。此外,據《彭博》報導,習近平正再次推動美國改變其數十年來對台灣的立場描述,要求美方明確表示反對台灣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