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動用關稅收入 推100億美元農民紓困方案

華爾街日報 (WSJ) 獨家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提供至少 100 億美元的紓困金,以幫助在他關稅政策下飽受打擊的美國農民,目前考慮用關稅收入支應大部分的資金來源。
WSJ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開始分配這筆資金。一名高階官員透露,目前討論的紓困計畫金額,可能介於 100 億至 140 億美元。
據了解,紓困對象主要是黃豆農民,或是其他受貿易摩擦打擊的農業領域。
白宮發言人 Anna Kelly 表示:「川普總統與農業部長 Brooke Rollins 始終保持密切聯繫,關注農民的需求,他們在總統去年 11 月的勝選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總統已明確表示,他打算利用關稅收入來幫助農業部門,但該計畫的具體細節尚未最終敲定。」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稍早表示,他計劃施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購買美國黃豆,以協助陷入困境的美國農民。兩位領導人可能在未來幾周於南韓舉行的峰會期間會晤。官員指出,若能與中國達成黃豆採購協議,川普對農民援助的計畫可能改變。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在 CNBC 上表示,政府可能會在周二宣布新的農民支持措施。但他也警告時程可能會延後,因為政府關門讓計畫變得更複雜。
美國農民今年大豐收,結果是供應過剩,玉米和黃豆價格下跌,加上設備、肥料和其他原物料成本上升,進一步壓縮農民利潤。根據聯政府的邦數據,美國黃豆農民今年每英畝損失預估約 100 美元。
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眾議員 Derrick Van Orden 說:「目前情況非常艱困,特別是黃豆農民。這個問題最終會透過貿易解決,我們必須找到那些並未設法摧毀美國的國家作為市場。」
川普曾在第一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導致中國的美國黃豆進口量大幅下滑,重創農民生計。美國農業部預估,在川普第一場貿易戰中,農民財務損失中超過 70% 集中在黃豆農民身上。
當時川普政府向農民發放約 230 億美元的補助作。雖然後來幾年的黃豆出口逐漸恢復,但因為中國也積極投資巴西等南美國家的農業供應鏈,因此逐漸擠壓到美國農民的出口空間。
川普第一個任期曾動用「商品信貸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的資金作為農民紓困金來源,但因為共和黨今年稍早通過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已動用了這筆款項,如今已無法再次使用。
美國農業貿易團體正敦促政府與國會,尋找新的出口市場,並擴大黃豆油與柴油混合的比例。農民希望為黃豆找出更多美國國內用途,不要再過度依賴對中貿易。
黃豆期貨價格目前徘徊在每蒲式耳 10 美元,過去 12 個月累積下跌近 5%。然而,在北達科塔州和明尼蘇達州等主要以中國為出口市場的地方,黃豆農民實際交貨時拿到的現金價,足足比期貨價低了約 2 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美國今年前八個月共徵收到 1492 億美元關稅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主要靠川普的關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