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關稅、移民政策與自動化夾擊 美國製造業就業告急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關稅、移民政策與自動化夾擊 美國製造業就業告急(圖:shutterstock)
關稅、移民政策與自動化夾擊 美國製造業就業告急(圖:shutterstock)

據《CBS News》報導,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經濟政策旨在振興工業,但最新分析顯示,美國製造商今年以來已裁減了數千個工作崗位。

根據美國進步中心 (CAP) 一份引用政府勞動數據的分析報告,美國製造業在今年 8 月減少了 12,000 個工作崗位,而自 4 月以來,製造業的總就業人數已縮減了 42,000 人。勞工部的數據也顯示,2025 年全年,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人數總共減少了 33,000 人,其中大部分失業集中在汽車、家電和電子產品等耐用品製造公司。

CAP 這家無黨派政策研究機構,將就業下滑歸因於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川普政府實施的高額關稅、對移民的強硬立場,以及一項由共和黨支持的稅收和支出法案。這一法案逐步取消了某些稅收抵免,對再生能源公司造成了傷害。

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是衝擊製造業的主要原因之一。川普總統在 4 月宣布對多國商品徵收關稅時,白宮曾表示此舉將透過減少貿易逆差來保護美國工人。然而,CAP 報告的作者之一、經濟學家 Sara Estep 指出,關稅的規模和範圍變動不定,使製造商陷入守勢。

她表示:「公司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不確定… 這就是他們不招聘的原因。」

例如,農業設備巨頭 John Deere 便將銷售和利潤下滑歸咎於關稅,並因此產生了約 3 億美元的相關成本,同時在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的工廠裁員超過 200 人。同樣,汽車製造商在七月宣布裁員近 5,000 人,也部分歸因於關稅影響。

除了商業層面的不確定性,圍繞關稅的法律挑戰也讓企業難以規畫未來。雖然聯邦上訴法院八月裁定川普非法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關稅,但川普已請求最高法院介入,這使得許多製造商在擴大員額方面猶豫不決。

EY-Parthenon 首席經濟學家 Gregory Daco 分析,採購經理們正承受著「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的雙重擠壓」,迫使他們精簡營運,只保留必要的人才。

與此同時,政府對移民的打壓也影響了製造業的勞動力供給。經濟學家 Daniel Altman 指出,移民是某些製造業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切斷這一供給會促使企業加速轉向自動化。

近期,移民及海關執法局 (ICE) 在喬治亞州的現代汽車工廠拘留了 475 名涉嫌非法居留和工作的移民,顯示執法力度正在加強。

最後,除了川普政府的政策,自動化等長期因素也在持續改變製造業的就業結構。根據歷史數據,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在過去 60 年,中一直處於下降趨勢。

疫情期間,製造商大量投資於自動化技術,提高了每位工人的產出效率,這也意味著企業不再需要同樣多的勞動力來維持產能。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