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淘金時代來臨!阿里推3800億基建 京東押注兆元級生態 誰能先搶到應用高地?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與京東 (09618-HK) (JD-US) 分別在周三 (24 日)、周四(25 日) 於各自科技大會上接連拋出重磅計劃,標誌著中國科技業在生成式 AI 泡沫消散後,正式開啟一場「淘金運動」。
阿里宣布推動三年 3800 億元 AI 基礎建設,並與輝達共建物理 AI(Physical AI) 生態,京東則啟動兆元級 AI 生態計畫,推出三款 C 端智能產品。兩大巨頭相隔不到 24 小時的「亮劍」,不僅將大廠 AI 競爭推向應用深水區,更折射出全球 AI 產業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轉折。
資本市場迅速回應,消息帶動阿里巴巴、京東日內漲幅逾 7%。這場「AI 淘金熱」的背後是技術比拼的升級,從模型能力較量,轉向實際場景落地與商業價值轉化。
阿里巴巴的佈局更著重技術底座與長期願景。在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首次提出「超級人工智慧(ASI)」三階段論,將目前定位為「自主行動」的過渡期,並宣布三年 3800 億元 AI 基建計劃,遠期目標到 2032 年數據中心能耗較 2022 年增長 10 倍。阿里巴巴和輝達的合作涵蓋 PhysicalAI 全鏈條,從數據合成到模擬測試,目標是讓 AI 真正「動手」操作物理世界。
技術層面上,阿里雲技術長周靖人推出 7 款大模型,涵蓋語言、視覺等多方向,強調「快速迭代」是當前競爭核心。
京東則走出「供應鏈 + AI」差異化路徑。在 JDD 大會上,京東執行長許冉提出「萬億 AI 生態」目標,未來三年透過投入帶動產業鏈成長,其版面更貼近消費端:「京犀」APP 定位購物超級入口,整合 AI 試衣等沉浸式體驗;「他她它」打造擬人化智慧夥伴,支援跨裝置記憶互動;業界首個「附身智慧型平台」JoyInside2.0 已接上 30 餘家硬體品牌,提升智慧型裝置對話輪次超 120%。
京東探索研究院副院長何曉冬表示,AI 佈局核心「用技術解決產業痛點」,已滲透零售、物流等四大場景,成為效率引擎。
兩大巨頭的動作點燃資本市場熱情。截至 9 月 22 日,中證人工智慧指數自去年「924 新政」推出以來上漲 139.51%,科技股成 A 股主線。
此外,政策利多也進一步催化,中國商務部等八部門近日印發《關於大力發展數位消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智慧機器人等產品。
但產業仍面臨多重考驗。阿里預測的資料中心能耗成長,考驗算力擴張與綠色低碳的平衡;大模型「幻覺問題」、多模態交互作用流暢度待突破;具身智能需跨越語意理解與物理交互作用的鴻溝。
何曉冬指出,AI 價值必須體現在「問題被精準解決」,技術落地要以市場需求為起點。
從阿里的 ASI 願景到京東的兆生態,中國科技巨頭的 AI 競賽已超越技術比拼,進入「應用定義價值」新階段。這場由政策、資本、技術驅動的變革,不僅重塑傳統領域,更可能催生新商業模式。正如吳泳銘所言,AI 未來在於解決全球性問題,中國產業正站在從「跟跑」到「領先」的關鍵節點,上兆人民幣市場淘金盛宴已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