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新上市公司為科技企業!中國證監會:將以「兩創板」改革為著力點 更大力度支持創新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持續向「新」而行,科技企業成為上市主力軍的趨勢愈發顯著。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周一 (22 日)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記者會上透露,當前新上市企業中九成以上為科技企業或高技術含量企業,這一格局的形成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也折射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加速度」。
吳清表示,去年「926」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AI、生物醫藥、區塊鏈等技術快速發展,深刻改變了「科技 - 產業 - 金融」的融合態勢。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作為連結創新與資本的關鍵樞紐,正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
今年 6 月,科創板推出「1+6」改革舉措,包括設定科創成長層等,目前已助力 3 家未獲利科創企業透過重啟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完成註冊,創業板第三套標準也迎來首單受理。這些制度突破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了更靈活的融資管道。
回顧過去五年,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成效顯著。吳清總結指出,資本市場「含科量」大幅提升新上市企業中科技企業佔逾九成,A 股科技類股市值佔比突破四分之一,超越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行業市值總和,市值前 50 大公司中,科技企業數量從「十三五」末的 18 家增至 24 家。
此外,資本市場「四樑八柱」法規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多層次市場體系更加完備,投融資功能協調性增強,穩市機制持續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形成。
投資端改革是資本市場提質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8 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約 21.4 兆元 (人民幣,下同),較「十三五」末成長 32%。
吳清強調,未來將持續強化長週期考核,提高跨國投融資便利性,吸引全球資本投資中國,共享創新發展紅利。此外,併購重組等制度優化也正在推動,「併購六條」發布以來已揭露 230 單重大資產重組,協助產業整合與升級。
對於下一階段發展,吳清表示,將以「兩創板」(科創板、創業板) 改革為牽引,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提升基礎制度、市場功能與監管執法的適應性,具體包括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適配性,支持不同行業、類型、階段的企業透過資本市場成長,發揮中長期資金「壓艙石」作用,吸引更多全球資本,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強化「關鍵少數」責任,涵養尊重投資者的股權文化,提高監管精準性,完善風險防範機制,塑造「放得活、管得住」的市場管得住」的市場。
關於「十五五」,吳清表示,未來需以五年為周期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推動高品質發展,為「十五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轉型升級築牢金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