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日產轉彎找鴻海!傳攜手造電動車救工廠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日產轉彎找鴻海!傳攜手造電動車救工廠(圖:REUTERS/TPG)
日產轉彎找鴻海!傳攜手造電動車救工廠(圖:REUTERS/TPG)

《路透》周一 (7 日) 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產汽車 (Nissan) 正與台灣鴻海 (富士康 / Foxconn)(2317-TW) 協商,考慮開放旗下位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大型工廠「追浜廠」(Oppama) 供鴻海生產電動車,藉此避免該廠關閉。

消息指出,若談判順利,這項合作不僅可望讓日產免於關廠裁員壓力,也讓鴻海進一步拓展電動車代工版圖。追浜廠目前擁有約 3,900 名員工,是日產日本國內具代表性的整車工廠之一。

今年 5 月,《路透》曾披露日產有意關閉追浜廠,作為全球重整計畫一環。執行長艾斯皮諾薩 (Ivan Espinosa) 上任後提出改革方案,擬關閉全球 17 座工廠中的 7 座,並裁減約 15% 人力。若能與鴻海合作,將有助於降低重整對日本國內製造據點的衝擊。

日本《日經新聞》最早於周日晚間報導雙方談判進展,日產則於聲明中表示相關內容並非基於公司對外發布的資訊。鴻海方面尚未對《路透》的置評請求做出回應。

另據《共同社》周一報導,鴻海正考慮部分收購追浜工廠的產線,可能以資產取得形式進一步參與電動車生產。

早在 5 月,日產的聯盟夥伴三菱汽車便與鴻海旗下子公司簽署備忘錄,規劃由鴻海供應一款電動車型。若加上此次與日產的協議,鴻海將進一步深化與日本汽車產業的電動車合作網絡。

日產改革遇轉機 鴻海成關鍵變數

日產追求全球瘦身與重整之際,追浜工廠原本被視為難逃關閉命運,牽動數千名員工與當地供應鏈生計。但若與鴻海合作成真,將為日產提供一條「軟著陸」的路線,不僅可降低裁員風險,也有助於活化現有產線資源。

對鴻海而言,切入日本本土汽車產業核心據點,不僅有助拓展電動車代工版圖,也可能提升其品牌在國際汽車供應鏈的地位。尤其鴻海近年積極與 Stellantis(STLA-US)、Mitsubishi 等車廠結盟,如今若成功打入日產體系,將再添戰略合作一環,強化其「電動車台積電」定位。

不過,考量雙方過往在品牌、技術與產線文化上的差異,合作能否落地仍有諸多細節待釐清。追浜廠的未來,可能也將成為觀察日本汽車產業如何面對電動化轉型的試金石。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