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自滿情緒正蔓延 FOMO與投機潮主導美股反彈

2025 年,股市持續創下新高,主要受到大型股飆升和更多投機交易的帶動,儘管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投資人對風險的胃納卻持續上升。
Palantir(PLTR-US) 常被形容為典型的迷因股,而超微電腦 (SMCI-US) 則是在 4 月時標普 500 指數中被放空最多的股票,這兩檔股票今年以來的表現皆名列前茅,遠遠超越大盤指數。
這波投機性上漲雖與輝達 (NVDA-US) 和 Meta(META-US) 等 AI 巨頭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出現,但「錯失恐懼症」(FOMO)似乎是近期投資人行為背後的主要推動力。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首席投資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形容,自 4 月初低點以來市場強勁的反彈,「散戶交易者的痕跡無所不在。」
她指出,這波漲勢受到「散戶最愛的股票或迷因股、無利可圖的科技股」以及「品質較低的投資傾向」所推動,這種情況甚至帶動了風險更高的股票,包括低價股。
「市場有些自滿的情緒悄悄浮現,」Sonders 補充道。
根據高盛的數據,市場中風險最高的部分,包括高貝塔動能股、與比特幣相關的指數以及無利可圖的科技股,在第二季的表現大幅超越標普 500 指數,反映出投資人正在追逐投機性動能。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CRCL-US) 以及 AI 雲端服務供應商 CoreWeave(CRWV-TW) 自今年稍早公開上市以來股價飆升,分別上漲近 500% 與 300%。而 Quantum Computing(QUBT-TW) 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也上漲超過 60%,反映出該產業整體正迎來一波漲勢。
這波風險承擔的激增正引發華爾街部分人士的警訊,特別是某些交易已日益脫離基本面。
華盛頓克羅辛投資顧問公司資深投資組合經理 Chad Morganlander 指出,「這就是我們在過去 5 年看到的金融市場遊戲化現象,相當令人擔憂的情況…… 其中充滿了大量投機。投資人須格外小心。」
根據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的資料,自 4 月 8 日低點至 6 月 27 日期間,Russell 3000 指數中接近 420 檔股票上漲超過 50%,其中有 14 檔飆升逾 200%。在這些飆股當中,只有 4 間公司是有獲利的。指數中 858 家無獲利的公司在此期間平均漲幅達 36.4%,遠高於本益比最低的 500 檔股票 15.6% 的報酬率。
這類以動能而非財務基本面為主導的價格走勢,已成為當前市場環境的鮮明特徵。
「動能交易(MOMO)與錯失恐懼症(FOMO)可能會持續主導市場,直到出現反證,」Interactive Brokers 首席策略師 Steve Sosnick 上周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並指出許多追捧市場領頭股的投資人已不再依賴傳統估值指標。
Sosnick 指出,「我不認為那些在不斷創新高的價位買進輝達和其他市場領頭股的交易者,有在分析這些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價值。」他強調,動能策略的本質就是「基本面暫時無關緊要」。
他補充道,「但最終,基本面仍然重要,只是這種回歸基本面的過程,可能要花上數月,甚至數年。」
目前,投資人似乎樂於繼續搭乘這波浪潮。
Sosnick 稱,「凡是沒擊垮這個市場的,只讓它變得更強。但僅僅因為這些風險目前尚未發生,不代表它們永遠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