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趨勢判讀】中東大單入手!為何AI股價仍在震盪?原因可能出在「這」

鉅亨研報
【趨勢判讀】中東大單入手!為何AI股價仍在震盪?原因可能出在「這」(圖:shutterstock)
【趨勢判讀】中東大單入手!為何AI股價仍在震盪?原因可能出在「這」(圖:shutterstock)

近期市場關注焦點之一,是美國前總統川普的中東之行。這次行程帶來不少大額訂單,其中軍工與 AI 產業被視為直接受惠者。特別是在 AI 領域,相較於現任政府對中東 AI GPU 的二級管制,川普時期放寬了限制,使得中東國家可以購買的 GPU 數量是過去的四倍。

這對於因失去部分中國市場(只能買較低階 GPU)而面臨挑戰的 Nvidia(輝達)及其供應鏈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多,因為中東需求的是更高階的 GB200、GB300。台灣作為 Nvidia 和 AMD(超微)的主要供應鏈,也有機會受惠於這塊商機。

一、為何市場反應不如預期?原因可能在「需求」

然而,儘管有如此利多消息,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Nvidia 股價在消息公布後,僅上漲約兩天便進入高檔震盪。市場開始出現質疑:買了這麼多 AI 伺服器,到底誰要用?就像之前中國蓋了大量無人居住的「鬼城」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殺手級應用」來支撐需求,這些昂貴的 AI 伺服器是否會閒置?這種對 AI 應用前景的疑慮,使得 Nvidia 和 AMD 的股價即使在高檔,也顯得缺乏持續上攻的動能。

證券開戶只要 3 步驟►超快 GO

除了應用面的不確定性,外部環境的挑戰依然存在。美國的關稅政策持續影響著全球供應鏈,包括 AI 相關產品的生產安排。如果未來真的啟動對等關稅,台灣廠商需要在美國設廠,成本將大幅增加,這使得接到的訂單是否能真正獲利成為問號。即使是同樣受惠於中東訂單的波音(軍工產業),過去也曾因中美關稅戰成為首批受害者。加上來自中國在稀土等原料的管制風險,都讓這筆看似龐大的訂單,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潛在風險。

二、中東大單與政策迷霧:市場多空拉鋸何時明朗?

其他相關產業也面臨挑戰。與中國關係相對不錯的特斯拉,在中東行後股價也進入高檔震盪。作為一個已有營收獲利的成熟公司,市場更關注其能賺多少錢。但近期特斯拉在歐洲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銷售遇到困難,即使馬斯克承諾回歸營運,銷售量的提振仍需要時間。

從更廣泛的川普政策來看,市場面臨關稅與減稅兩大因素的拉鋸。關稅是針對境外企業的壁壘,減稅是針對境內居民的刺激。目前看來,關稅問題討論熱度較高且充滿不確定性,而廣受勞工期盼的減稅政策(如小費和加班費減稅)卻在國會卡關。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的多空拉鋸。

市場目前處於轉型期,關稅的利空衝擊可能已經讓市場找到底部,但能否有效向上,則取決於減稅政策的力度。如果減稅力度不足或進展緩慢,市場可能呈現「水滴效應」,每次反彈高度越來越低,因為缺乏足夠的額外刺激因素。

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人可以關注「跌深反彈」的機會,但必須謹慎。判斷反彈是否具有扭轉空頭的動能,可以結合技術指標(如黃金切割率 0.382)以及更重要的法人籌碼動向。當股價站上關鍵技術位,且有法人資金積極進場時,代表有較高的機會性。

三、市場現況:有前景的更容易吸引錢景

例如,有些個股雖然近期有反彈,但如果僅是散戶融資買進,而外資或投信卻在賣出,這種籌碼鬆動的個股風險較高。相對地,若能找到同時具備產業前景(如 AI 伺服器和電動車)且法人有佈局的標的,機會相對較大。這種具有多重商機且技術領先的公司,在市場反彈時更容易受到青睞。

最終,成功的投資不在於資金多寡,而在於事前功課做得多深。在佈局任何股票前,務必先評估風險,設定可接受的停損範圍。>>想了解更詳細的盤勢分析與個股觀點,請至影片觀看完整內容。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