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巴菲特投資錯誤 其實才是最值得學的「聰明錢教訓」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巴菲特投資錯誤是最值得學的「聰明錢教訓」(圖:REUTERS/TPG)
巴菲特投資錯誤是最值得學的「聰明錢教訓」(圖:REUTERS/TPG)

根據《MarketWatch》專欄文章,被譽為「股神」的波克夏 · 海瑟威董事長巴菲特 (Warren Buffett),以長期價值投資聞名全球。然而,在超過一甲子的投資生涯中,他也曾犯下多起著名失誤不同的是,巴菲特從不掩飾錯誤,反而主動剖析,化為投資哲學的一部分。

根據《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編輯、《少了巴菲特,波克夏行不行?》編撰出版人 Lawrence A. Cunningham 表示,巴菲特在多年信件中坦率承認超過 30 個錯誤案例,這些失誤反而成為企業與投資人學習的絕佳教材。

1993 年:Dexter 鞋業案 成為最昂貴的錯誤之一

巴菲特以價值 4.43 億美元的波克夏股票收購 Dexter 鞋業。儘管該公司擁有強勁品牌與忠誠客群,但其高成本的美國製造體系無法抵抗中國進口鞋的價格壓力。

(圖:shutterstock)
巴菲特的失敗投資是最值得學的「聰明錢教訓」(圖:REUTERS/TPG)

不到十年,Dexter 便價值歸零。到 2019 年,當年支付的波克夏股票市值已逼近 80 億美元。

巴菲特自嘲:「我成功地把一門好生意變成了一筆壞投資,而且用金子買的。」

1998 年:再保險業務 Gen Re 買貴買錯

波克夏以 220 億美元收購再保險公司 General Re,儘管巴菲特與夥伴孟格 (Charlie Munger) 都對該公司持有大量衍生性金融商品感到擔憂。收購後未能及時處理風險部門,導致 1999 至 2001 年間虧損達 61 億美元。

該案被視為「過度信任」的經典反例,提醒投資人再熟悉的人也需要嚴謹盡職調查。

2011 年:路博潤 (Lubrizol) 內線爭議 揭示企業治理危機

當時波克夏高層 David Sokol 推薦收購潤滑劑製造商 Lubrizol,卻被發現其在提出建議前已購入逾千萬美元該公司股票。

巴菲特最初聲明對其表示肯定,引發市場與媒體質疑。後來巴菲特承認該聲明應由律師撰寫,凸顯「去中心化管理」下企業監管的界限與風險。

投資轉捩點:從「雪茄屁股」學會選擇簡單優質企業

早年,巴菲特曾以便宜價格收購經營困難的波克夏紡織廠,稱之為「雪茄屁股型投資」,只剩最後一口煙、勉強還能再抽一下的小公司。

這段經歷讓他逐漸轉向重視商業模式與經營品質,而非價格低廉。他寫道:「我們還沒學會如何解決困難的企業問題,但我們已學會避開它們。」

他特別強調拒絕盲從「企業潛規則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認為即便是聰明管理者,也常因為群體壓力做出非理性決策。

錯過亞馬遜、沃爾瑪

巴菲特也坦承,一些最嚴重的錯誤是機會錯失。他早年曾考慮投資亞馬遜與沃爾瑪,但最終未出手。為避免重蹈覆轍,他強調只與「信任、喜歡與欽佩的人」做生意,並嚴守低槓桿原則,拒絕拿高報酬換極小的毀滅風險。

股神真正力量:不是預測未來,而是坦誠過去

巴菲特的錯誤並非單純的自我反省,而是嵌入波克夏的營運體系。他長年堅持財務穩健、不靠負債擴張、不以股票收購、不盲從市場熱潮,即便如此仍會犯錯。但他選擇將這些錯誤公開,與股東共享思維轉折,建立起市場上少見的長期信任與韌性文化。

正如 Cunningham 所言:「巴菲特的超能力不是預知,而是錯了也不找藉口。」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