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影響浮現?洛杉磯港數據敲響警鐘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已在市場引發擔憂,許多人害怕這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成長在 2025 年出現顯著放緩。到目前為止,這種擔憂主要體現在一些的調查數據中,但現在,一個關鍵的實際指標也開始閃爍警示信號。這個早期警訊來自重要的貿易門戶—洛杉磯港。
根據預測,截至 5 月 10 日當周,抵達洛杉磯港的進貨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低約 36%。考量到洛杉磯港是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鍵地點,經濟學家認為這種預期的貨櫃抵達量下降,很可能是美中貿易活動正在放緩的早期跡象。
他們將此歸因於川普針對中國徵收的 145% 高關稅稅率,正在對貿易造成壓力。
美國銀行資深美國經濟學家 Aditya Bhave 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預計未來幾周港口貨運量下降的情況,顯示了企業和消費者「提前囤貨」以規避關稅的行為可能已經結束。這也意味著,美中貿易可能正進入一個「更廣泛的回落」階段。
雖然其他一些重要的經濟放緩指標,例如每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尚未出現上升,但 RSM 首席經濟學家 Joe Brusuelas 表示,他一直密切關注洛杉磯港的活動。Brusuelas 指出,港口活動的下降是美國經濟成長即將降溫的首批跡象之一。
Brusuelas 進一步解釋了貿易放緩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他表示,在 6 月,這意味著「貨架上的商品將會減少」。商品減少,就等於價格上漲。他強調,在通膨已經令人擔憂的時候,商品減少導致的價格上漲,意味著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將會減少,進而降低整體需求。
EY 首席經濟學家 Gregory Daco 預計,航運速度放緩,將反映出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開始疲軟。
Daco 觀察到,不同航線的船隻被取消,並且早在四月中旬就已經看到了訂單回落的跡象。因此,他預期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成長數據將會體現出這種疲軟。
總體而言,經濟學家們仍在爭論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將會放緩多少,因為更高的商品成本 (來自關稅) 預計將對消費者支出構成壓力。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 David Kelly 在周一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如果貿易戰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那麼進口、出口和庫存都很可能急劇下降。
Kelly 認為,消費者可能因面臨更高的價格和更低的庫存而減少購買。同時,企業可能會削減招聘、資本支出以及差旅和娛樂費用。凱利先生強調,所有這些因素都將共同拖累總體需求。基於這些預期,他預計在 2025 年至少前三季,美國的實質 GDP 成長可能會非常緩慢,甚至可能出現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