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名校組反川普聯盟 逾400名大學領導人聯名抵抗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名校組反川普聯盟(圖:Shutterstock)
美名校組反川普聯盟(圖:Shutterstock)

2025 年的美國高等教育界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 “集體覺醒”。上周,一份由超過 400 名大學領導人聯合簽署的聲明橫空出世。包括哈佛、普林斯頓等十餘所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悄然組成了一個 “抵抗聯盟”。當川普政府揮舞著資金與監管的雙刃劍,將矛頭直指學術自由與校園治理時,一場關於獨立與屈從、沉默與抗爭的抉擇,在全國各大高校之間悄然展開。

據微信公眾號「北美留學生觀察」,表面上,大學校園依舊綠蔭如織、講堂座無虛席;而在看不見的地方,一場暗潮湧動的抗爭,早已悄然成型。

從沉默到抗爭

起初,高校的反應是沉默的。面對川普政府 2 月以來的一系列動作——凍結科研經費、強制改革校園政策、開啓調查程序——大多數高校領導人選擇了觀望。

他們擔心激怒這位以報復心著稱的總統,害怕一夜之間失去數億美元的資助,或是被點名批評。

“我看不到任何好處。” 一位來自共和黨州份私立大學的校長私下承認。

他拒絕在反對聲明上簽字,理由簡單直白:“一個簽名不會改變總統、也不會改變國會,但很可能換來白宮的怒火。”

這種擔憂,並非杞人憂天。正如衛斯理大學校長羅斯所說:“這個政府,非常樂意懲罰它的敵人。” 但隨時間推移,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看到資金被凍結、國際學生招生受限、甚至課程內容被要求整改,沈默的代價變得越來越高。

一股集體反抗的意志,在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學校之間悄然匯聚。而在上周,一份由超過 400 名大學領導人聯合簽署的聲明橫空出世。

無論是常春藤名校,還是地區性學院,無論是公共旗艦校,還是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都在這一刻以 “我們反對前所未有的政府越界和政治干預” 為共同立場,罕見地走到了一起。

正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理查德 · 萊昂斯所形容:“當我們看到從頂級常春藤到社區大學這樣廣泛的聯盟站在一起,這已經超越了精英階層的想法,這是美國高教界最廣闊、最生動的一次自我聯合。”

精英大學秘密集結

公開聲明之外,還有更隱秘、也更有分量的一股力量正在成形。據《華爾街日報》,包括哈佛、普林斯頓等十餘所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已悄然組成了一個 “抵抗聯盟”。這個由校長、董事、院長等最高層領導構成的非正式小圈子,不同於公開抗議的寬泛號召,它更像是一支精銳部隊:小規模、高機動、有明確策略。

在這個聯盟內部,高校領導人們划定了清晰的 “紅線”——絕不讓渡學術自主權,包括招生、聘任、教學內容的獨立性。

他們反復推演各種可能的聯邦施壓場景,制定應對預案,誓言不讓某一所學校單獨 “破防”,引發骨牌效應。

畢竟,他們心裡清楚得很: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些學校,有著三百年的歷史,而川普,不過剛剛執政三個月。這種 “時間的對比”,或許正是支撐他們底氣的精神注腳。

更敏銳的是,這些學校意識到,川普政府其實最怕的,不是個別學校的反彈,而是它們形成統一戰線。

正因如此,白宮內部曾在近兩個月內警告至少一所學校,禁止它與其他學校串聯抵抗。這場看不見的對抗,不動聲色,卻分外激烈。

險境與困境

儘管目前已有超過 500 位高校領導人簽署了公開聲明,更多的校長和教職員工組織起了地方性的反抗行動,但整體形勢依然充滿變數。

一方面,不少來自保守州的高校仍然躊躇不前,害怕招致白宮打擊;另一方面,即便在形成了初步聯盟的學校之間,也存在著內部矛盾——加入者與未加入者之間,開始出現隱隱的裂痕。

正如一位熟悉抵抗聯盟運作的人士所說:“當你建立了一個圈子,總會不經意地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聯盟越強固,分裂的風險也越大。”

更嚴峻的問題是,川普政府並未止步於財政打壓,而是愈來愈多地將矛頭指向了高校的國際招生體系。對國際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潛在限制,將直接動搖美國大學賴以維繫的全球競爭力基礎。“我們在這方面準備得還遠遠不夠。” 一位參與抵抗聯盟的校長坦言。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