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估值觀察指標 超越1929年大蕭條崩盤前夕
美股標普、那指、費半週二 (1 日) 創下歷史新高,德銀 (Deutsche Bank) 多元資產研究分析師 Jim Reid 週三 (2 日) 表示,判斷美股估值觀察指標之一的席勒本益比已連月攀升,超越 1929 經濟大蕭條的峰值。
席勒 CAPE 本益比 (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Earnings Ratio):
標普 10 年周期調整本益比,以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股價除以過去 10 年 GAAP 每股盈餘平均值來計算。也就是用來判斷美股是否過於昂貴的指標。
Multpl 數據顯示,目前的席勒本益比為 33.43,回到了 2018 年 1 月高點 (33),高於 1929 經濟大蕭條前夕的峰值 (31),遠高於歷史平均值 16.76,僅低於 2000 年網路泡沫時的 44 。
Jim Reid 寫道:「席勒 CAPE 本益比工具並非完美,原因有很多,我們注意到,自 1991 年初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 的 10 個月之外,席勒本益比一直高於 17 (長期平均水準)。」
部分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席勒本益比可能高估股市風險,就連 2013 年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耶魯大學教授席勒 (Robert Shiller) 也說,當前低利率可能證明天價股票是有其道理。
Jim Reid 稱,目前席勒本益比高於長期均值的結構性原因,最常見的理由就是,美債殖利率連續 4 年下跌,跌至目前接近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席勒在 Project Syndicate 撰文寫道,目前無從得知疫情如何結束,有效的疫苗問世或許很快能讓疫情消失。但一個關鍵的結論是,這證實股票相對吸引力,尤其是在低利率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情況下。
席勒認為,這或許可以解釋 FOMO (害怕錯過) 的說法,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 3 月以來投資人強烈偏好資金投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