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還能買嗎〉陸ETF交投火熱 投資標的大不同 投資前先搞清楚
中國陸續推出政策利多下,A 股已逐漸走出之前震盪格局,北上資金亦已轉為淨流入趨勢,加上有「中國版那斯達克」之稱的大陸科創板 22 日開市,雖然美中貿易戰懸而未決,但用陸股 ETF 參與陸股投資不失為一個選擇,也讓陸股 ETF 成交量持續火熱。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粘瑞益預期,近期在減稅降費促進消費及企業盈利將回升兩大利多因素下,7 月下旬 A 股有望延續反彈,任何一個調整皆提供布局 A 股最佳時機,建議可以擇機買入相關 ETF 布局。
針對科創板將開市,中國信託投信也說,近年來中國政策方向已轉向由科技、消費驅動的經濟發展型態,而新經濟的最佳代表就是奠基中國、放眼全球的獨角獸企業。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報告顯示,全世界 262 家獨角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私營初創企業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國企業,總共占全球獨角獸總估值的 43%。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由於這些中國企業多選擇在香港、紐約掛牌上市,在全球資本市場以極其快速且巨額金額進行募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名列全球市值前 10 大企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
中信中國 50 ETF 經理人葉松炫說,有別於舊經濟以金融、地產、能源為主,新經濟聚焦在資訊科技股,若要鎖定新經濟,首先就要了解 ETF 追蹤指數的成分股及比重。
葉松炫分析,目前中國相關 ETF 基金之追蹤指數,有「MSCI 中國外資自由投資 50 不含 A 及 B 股指數」、「A 股國際通」、「滬深 300」、「上證 180」及「A50」等。
然而,上述這些指數成分股布局金融產業達 3 成以上,資訊科技產業則不到 1 成;反觀「MSCI 中國外資自由投資 50 不含 A 及 B 股指數」成分股超過 4 成布局資訊科技產業,金融業則不到 2 成,更能深入新經濟產業。
葉松炫表示,截至今年 6 月為止,在台灣掛牌上市的陸股 ETF 共有 20 檔。以產品設計型態可以分為原型、槓桿、反向 3 種,依照產品成分,又可分為以下 4 類:
1.「純 A 股」ETF:直接以 A 股為投資標的商品,通常會直接將 A 股兩字掛在產品名稱上。
2.「完全複製指數」的純 A 股 ETF:也就是將對岸指數直接複製掛牌,而不做成分調整的產品。
3.「排除 A 股」的 ETF:除了 A 股,組成中國股市的主要還有境內發行的 B 股與 H 股,以及境外發行的 N 股、S 股、L 股,這類 ETF 就是排除 A 股,購買其他股的產品。如中信中國 50,連結「MSCI 中國外資自由投資 50 不含 A 及 B 股指數」,就是以購買 H 股與 N 股為主。
4.「全買」的 ETF:即 A 股、B 股、H 股和其他股別全買的產品。
在減稅降費促進消費及企業盈利將回升兩大利多因素下,7 月下旬 A 股反彈仍有望持續,粘瑞益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大型 A 股 ETF 作為核心部位。
整體來說,在陸股整體波動加劇下,陸股 ETF 交易量也明顯增加,統計今年以來,每天成交量最高的前十名 ETF 中,幾乎就至少有一半是陸股相關 ETF,其中元大滬深 300 正 2、富邦上証正 2、國泰中國 A50 正 2、國泰中國 A50 等幾乎成為交易量前十大的熟面孔,預期投資陸股風潮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