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驚天預言:比特幣已成增長型資產 遲早會站上24萬美元

摩根大通最新研究報告預測,由於市場結構的持續演變,比特幣在長期內具備攀升至 240,000 美元的巨大潛力。
這項樂觀預期正值加密貨幣市場近期波動之際。報告指出,隨著市場成熟,加密貨幣已從過去依賴四年一次「減半」週期的模式,轉變為一個日益受宏觀經濟力量影響的資產類別。
摩根大通分析師強調,加密貨幣市場正在進行結構性轉型,從早期的「風險資本」生態系統,過渡到一個由機構流動性而非散戶投機所支撐的「典型可交易宏觀資產類別」。
報告指出,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正在為市場提供關鍵的深度和穩定資金流,有助於錨定長期價格。在一次內部活動中,摩根大通發言人暗示比特幣具備成為一個跨越多年度的增長型資產的潛力。
然而,報告也警告市場仍存在「流動性高但結構上效率低」的特性,不均衡的流動性仍可能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為滿足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的興趣,摩根大通已提交了一份新的結構性票據,該產品與貝萊德(BlackRock)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 (IBIT) 掛鉤。
根據產品文件,該票據將為投資者提供直至 2028 年的「無上限」上行空間的可能性。其運作機制包括:
- 提前贖回機制: 如果 IBIT 在 2026 年底達到摩根大通預設的價格門檻,該行將提前贖回票據,並支付至少 16% 的最低迴報。
- 長期槓桿曝險: 若未達到門檻,票據將繼續運作至 2028 年,提供槓桿曝險。如果 IBIT 在 2028 年超過目標,投資者有可能獲得本金的 1.5 倍以上且沒有上限。
儘管該產品提供下跌保護,允許投資者在 IBIT 跌幅不超過 30% 的情況下收回本金,但摩根大通在其風險披露中明確警告,票據「不保證任何本金回報」,極端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本週的另一份分析報告引發了市場爭議。該報告指出,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正在考慮一項新規則,可能剔除那些資產負債表中加密資產持有量超過 50% 的公司。
作為全球領先的比特幣儲備企業,MicroStrategy 可能受到影響。摩根大通估計,若 MSTR 被 MSCI 指數剔除,可能面臨高達 28 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如果其他主要指數提供者跟進,流出規模可能擴大至 88 億美元。
此報告與該行高層此前發生的個人帳戶爭議,共同引發了部分比特幣支持者對摩根大通的抵制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