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關稅風險 豐田摸清了讓川普開心的門道

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向來不畏懼出人意料的舉動,而他最近在日本一場賽車活動上的驚人「表演」,更是讓外界嘖嘖稱奇。他這看似狂放不羈的行為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套精準的政治公關章法,目標或許只有一個:討好美國總統川普。
在一場以 NASCAR 為主題的慶典上,活動現場不僅佈滿了美國國旗,還有頂尖賽車手和美國駐日大使喬治 · 格拉斯親臨助陣。最搶鏡的莫過於豐田章男本人——他頭戴著象徵川普競選口號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帽子,身穿印有「川普 - 萬斯競選」標語的 T 恤,甚至親自在賽道上駕駛了一輛福特 F-150 皮卡車。
豐田章男公開的說法,是藉此表達日本與豐田對美國賽車運動及美國文化的支持。然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場精心策劃的「豐田章男式表演」,真正意圖是為豐田在美國的商業利益鋪路,尤其是針對未來可能重啟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
就在這場高調的活動之前,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才剛宣布了一項針對美國的百億美元投資計畫,資金將用於擴大其在美營運工廠的本土產能。這項大規模的投資,恰好呼應了川普一貫宣揚的「美國製造」政策主張,等同於送給川普一個極為迫切需要的「政績」大禮。
事實上,在豐田正式確認此投資前,川普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對外宣稱他已得知這項投資案,甚至公開呼籲美國民眾「去買一輛豐田車吧」。
對於豐田而言,儘管面對關稅衝擊仍能維持獲利,但他們深知要維持當前的市場地位,就必須贏得川普的好感。汽車產業專家指出,豐田將一部分本來就屬於例行升級或必要之舉的美國投資,巧妙地包裝成「新增投資」對外公佈,正是讀懂了川普政府對於「政績」的渴望。
豐田執行長佐藤恆治則對此表示,董事長的決策並非單純基於經濟邏輯,而是出於一種堅定信念,即「這是否對我們的消費者最有利」。然而在商場上,尤其面對政治壓力,這種信念往往與務實的公關策略密不可分。
雖然豐田近期公佈的實際投資計畫,如向 5 家美國工廠投入 9.12 億美元,並新增 252 個職缺,與川普所期待的「大規模投資」仍有落差,但這已足以勾勒出豐田當前的行動路線。
在《美墨加協定》(USMCA)即將於 2026 年面臨正式審查、可能引發重談的關鍵時刻,豐田無須立即將產能從加拿大或墨西哥轉移至美國。
在此之前,豐田的策略清晰可見:一方面持續推進業務,維持高銷量和獲利能力;另一方面,則由董事長豐田章男親自扮演「親美」角色,像一位資深公關老手般,巧妙地維持與美國政府之間的微妙平衡。
豐田的每一次工廠升級、每一筆新增的投資,乃至於將 Corolla Hybrid 車型從日本轉移到美國生產,都能讓川普政府有機會宣稱「取得了成果」,確保在未來的政治與貿易博弈中,豐田能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