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川普的和平計畫對烏克蘭、歐洲和美國來說都是壞事

《經濟學人》撰文警告,美國政府近期提出的 28 點和平方案,不僅難以停止俄烏戰爭,反而可能令烏克蘭更加脆弱、獎賞俄羅斯的侵略,並削弱美國與盟友的安全。
該雜誌形容,這份計畫「拙劣、模糊、失衡且不切實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應曝光,但驚人的是,如今該計畫卻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對烏克蘭政策的核心。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極可能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感恩節前接受該方案,或至少接受極為相似的版本。若遭拒絕,川普可能再次切斷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情報與先進武器支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在週五(21 日)的全國演說中警告,烏克蘭正面臨「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之一」。
交易失衡:俄羅斯獲領土與國際地位,烏克蘭未來極度不安全
《經濟學人》直指,這份「和平計畫」的核心是一筆獎勵侵略者的簡單交易。俄羅斯將因停止入侵而獲得豐厚回報:
- 保留所有已佔領土,甚至可能獲得更多未佔領土。
- 重返國際社會,包括重新加入 G8。
- 獲得制裁減免和慷慨的賺錢機會。
相較之下,烏克蘭獲得的停火和美國安全保障被認為是極度不可信且有缺陷:
- 被迫割讓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給俄羅斯,並放棄過去三年建立的大規模防禦工事,削弱自身防禦。
- 烏克蘭軍隊人數必須限制在 60 萬以內,而俄羅斯則不受任何限制。
- 禁止北約部隊駐紮在烏克蘭,終結歐洲原計劃部署「安撫部隊」的打算。
該報導更指出,計畫的細節充滿怪誕和失衡之處,例如:禁止烏克蘭向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發射導彈,但對俄羅斯其他地區則無限制;同時,俄羅斯的打擊行動也未受到任何限制。
獎勵侵略恐刺激俄羅斯,破壞西方聯盟
《經濟學人》分析,該計畫極大地獎賞俄羅斯的行為,將對未來產生兩個嚴重後果:
第一,這可能刺激俄羅斯再次入侵。該協議給予俄羅斯資金和時間重建軍隊,以實現其長期目標,威脅從北極到黑海的邊境國家。俄羅斯將視此為成功範例,並可能再次對烏克蘭採取行動。
其次,美國信譽將受損。 該計畫在起草過程中並未諮詢歐洲盟友,表明川普對歐洲盟友的蔑視。這不僅對美國沒有好處,也將被日本和韓國等重要夥伴看在眼裡。
美國承諾不可信,保障形同虛設
川普陣營辯稱,方案中美國的安全保證足以讓烏克蘭放心,但《經濟學人》直指此說法缺乏可信度。
該雜誌指出,在歐巴馬和拜登總統任內,美國始終明確表態,不會因烏克蘭問題與俄羅斯直接發生軍事衝突,但在川普任內,美國甚至是否會為了北約而與俄羅斯開戰則根本也不明確。
換句話說,針對烏克蘭的承諾幾乎完全取決於川普個人的意願,而這項承諾甚至可能無法獲得國會的支持。
此外,方案甚至將美國援助烏克蘭轉為收費模式。該雜誌提到,歷史顯示雇傭式承諾並不可靠,因為「如果一支軍隊不是心甘情願地承擔責任,就不能指望它會如約到場。」
《經濟學人》指出,最能證明此方案有問題的,是它更像最後通牒而非協議。若真能保護烏克蘭,川普便無需強迫澤倫斯基接受;若對歐洲有利,歐洲各國也不會急於尋求延緩方式。
川普陣營則主張烏克蘭必須面對現實,因其前線失土、基礎設施遭夜間轟炸、政府亦陷入腐敗醜聞。
但《經濟學人》認為,川普並非把這些問題視為盟友的困境,而是可被利用的弱點。
歐洲與烏克蘭的艱難抉擇
報導批評,歐洲領導人在應對俄羅斯威脅上已浪費太多時間,如今處於恐慌模式正是為其短視行為付出代價。
其中,歐洲領導人未能掌握主動權,例如上個月歐洲就未能就扣押俄羅斯資產以援助烏克蘭的計畫達成一致,而根據川普的計畫,這筆錢現將歸美國控制並用於創造利潤。
《經濟學人》呼籲,歐洲領導人必須立即行動,與美國國會中持同情態度的共和黨人聯繫,阻止川普推動當前形式的協議。
同時,儘管面臨嚴重的財政問題,歐洲仍需籌集資金讓烏克蘭繼續戰鬥,很可能需要為沒有美國支援的戰鬥做準備。
這場鬥爭雖然艱難,但其代價將遠低於一旦烏克蘭崩潰、北約不得不防禦來自俄羅斯加劇威脅的局面。
面對最後通牒式的壓力,報導建議澤倫斯基的最佳行動方針是「參與」。
《經濟學人》認為,烏克蘭應感謝川普的努力並加入計畫,目標是透過談判爭取改進,寄希望於俄羅斯因試圖從協議中榨取更多利益而反對,並拖延談判進程。
而最終,川普可能會因此失去興趣,為烏克蘭爭取時間和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