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財報後 「大賣空」貝瑞再轟AI產業:透過會計手段誇大收益

儘管輝達 (NVDA-US) 周三 (19 日) 公布超亮眼財報,一舉提振全球股市,但電影《大賣空》原型、以精準預測 2008 年次貸危機而聞名的投資者貝瑞 (Michael Burry) 並未被說服。
貝瑞在輝達財報後依舊警告,領先的 AI 公司和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業者,實際上透過會計手段誇大收益。
他特別在社群媒體 X 上指出,包括 Alphabet (GOOG-US)、Meta Platforms (META-US)、輝達、甲骨文 (ORCL-US)、Palantir (PLTR-US) 在內的公司,皆存在「可疑的收入確認」行為。
他更分享了一張圖表,突出顯示了微軟 (MSFT-US)、OpenAI、甲骨文和輝達等主要科技巨頭之間的 AI 投資協議,斷言未來回顧時,「將會把這視為欺詐的圖景,而非摩天輪」。
貝瑞強調,AI 的「真實終端需求少得可笑」。他聲稱,「幾乎所有客戶都由他們的經銷商提供資金」,描繪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而非反映實際市場需求的增長。他還點名 OpenAI 是整個 AI 繁榮的「關鍵支柱」,並質疑這家初創公司的審計師。
除了收入問題,貝瑞也重申了對大型科技公司低估 AI 資本支出 (capEx) 折舊的指控。他反駁了「老舊晶片只要還在使用,就應享有更長折舊年限」的觀點。他認為,這混淆了「物理利用率」與「價值創造」,並強調通用會計準則 (GAAP) 關注的是「經濟效益」。
他以輝達的 A100 GPU(2020 年發布) 為例,指出其每計算單位 (FLOP) 所需的功耗是 H100 的 2 到 3 倍,單單電費成本就更高。輝達自己也承認 H100 在推論方面,比 Blackwell 效率低 25 倍,凸顯硬體經濟效益衰退之快,難以支持長期的折舊。
貝瑞已披露做空輝達和 Palantir 的看跌期權頭寸,但澄清其總曝險額約為 920 萬美元。
然而,他的論點遭到市場專家的質疑。與貝瑞共同出現在電影《大空頭》中的投資者艾斯曼 (Steve Eisman) 認為,貝瑞關於延長折舊期的擔憂「並不那麼重要」。前 Alphabet 高管 David Friedberg 也認為,貝瑞「搞錯了」,指出折舊年限的調整反映了資料中心的實際演變,因為使用了七、八年的晶片仍在滿載運作。
貝瑞強調,儘管他的基金 Scion Asset Management 已終止為外部投資者管理基金的註冊,但他仍活躍於市場,管理自己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