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比特幣跌破9萬美元 究竟誰在買、誰在賣?底部形成沒?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比特幣跌破 9 萬美元之際,市場資金動能明顯分化:散戶持續在下跌中拋售,但部分大型機構卻趁深度調整逆勢加碼。

微策略與哈佛大學旗下的哈佛管理公司近期同步擴大部位,顯示長線資金正利用市場下行重新佈局,不過這波加倉究竟是底部積累,還是可能遭遇進一步下探,仍未有定論。

微策略 (MSTR-US) 最新宣布以 8.356 億美元購入 8,178 枚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為 102,171 美元。由於比特幣現價已跌破 9 萬美元,該批次持倉目前呈現浮虧,但以公司總持倉平均成本約 74,433 美元計算,整體仍處於盈利狀態。根據估算,公司約有 40% 的持倉是在交易價格低於成本時買入。

另一方,哈佛管理公司在 9 月 30 日提交的 13F 文件中披露持有 680 萬股貝萊德比特幣 ETF(IBIT),市值 4.429 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 200%,並成為其美國上市股票中價值最高的部位。這家管理 500 億美元資產的機構選擇在市場下跌期間加碼,被視為對數位資產長期價值的強烈信心。

機構的買盤出現在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的同時。融資利率跌至負值區間,未平倉合約下降,短期持有者(持幣 155 天內的地址)出現鏈上投降,散戶因槓桿清算與已實現虧損集中拋售。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月度市值減少 25.7 億美元,創下推出以來最大跌幅,資金流出主要集中在美國交易時段,持續對價格施壓。散戶撤退與機構承接的形態,使市場呈現典型的資金從弱勢投資者流向強勢機構的分配模式。

鏈上資料顯示,持有超過 1,000 枚比特幣的巨鯨錢包在小型錢包減倉時同步增持,與歷史回調期間早期資金重新分配的模式一致。不過,錢包標記依賴取證與交易所標籤,缺乏 KYC 身分驗證,資料仍有一定限制。CryptoQuant 指出,衍生品市場正在去槓桿,未平倉合約下降與資金費率轉負更像是長線部位平倉,而非巨鯨撤離。

但儘管有機構買盤支撐,規模仍難以抵消 ETF 的大額流出。微策略與哈佛的加倉金額可觀,但仍不足以完全對沖 25.7 億美元的 ETF 赎回壓力。短期內,市場底部信號與牛市陷阱在形態上難以區分,使行情走勢更添不確定性。

若 ETF 資金外流持續至年底,或宏觀風險升高,即便企業或主權級機構增持,比特幣清算價格仍可能進一步下探。微策略因擁有長期融資工具,可持續攤薄成本;哈佛管理公司投資週期長達十年,季度波動對其影響有限;但散戶與槓桿交易者缺乏同等緩衝,對市場下行更為敏感。

這場資金再分配的最終方向仍未揭曉:若後續 ETF 流出趨緩,且機構現貨需求升溫,可能代表底部正在形成;反之,若宏觀逆風加劇,當前增持可能僅為下跌過程中的短暫喘息。

比特幣跌破 9 萬美元後,市場已明顯篩選出能承受長期波動的投資者與因短線風險撤出的投機者,而最終走勢將取決於未來一個月的資金流向。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