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採購預期提振 黃豆期貨價格反彈 一度創17個月新高

《彭博》等多家外媒週一 (17 日) 報導,黃豆期貨因中國正在加強採購跡象而大幅跳升,價格盤中一度上漲 3.2%,創 17 個月新高。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空軍一號上表示,中國正著手採購美國黃豆,並預期「大量採購」將在春季前展開。
芝加哥市場中,黃豆期貨收盤上漲 2.9%,每英斗報 11.5725 美元。小麥期貨上漲 3.1%,每英斗報 5.5850 美元。玉米期貨微升 0.9%,每英斗報 4.48 美元。
黃豆長期位居美中貿易緊張焦點,自川習會達成協議,中國承諾年底前購買 1,200 萬噸美黃豆以來,以及未來 3 年每年購買 2500 萬噸美國黃豆,不過,川習會後迄今,中國僅購入 23.2 萬噸。
而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12 日,120 萬噸的美國黃豆銷售量中,僅 23.2 萬噸正運往中國,且較前一週數據更下修,反映有 10 萬噸訂單遭取消。
市場研究機構 AgResource 指出,中國進口商近期已購買約 7 至 10 船美國黃豆,部分船期落在明年 1 月,另一些則安排於 6 月或之後出貨。
同時,美國農業部在最新供需報告中調降美國黃豆出口與產量預測。
Hightower 報告指出,市場反彈主要受到川普再度釋放樂觀訊號所帶動,強調中方買盤「可能在春季前啟動」。
農業部長 Brooke Rollins 也表示,中國「已開始小量採購」,並預期協議後續將持續推動。
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上週日受訪時則表態,北京已啟動進貨,他對中國履約「有信心」。
然而,隨著黃豆價格回升,美國黃豆再度高於巴西報價,恐使美國對低成本進口市場的競爭力承壓。
AgResource 指出,中國此次買盤更具政治意味,「非中國買家可能因此轉向巴西」。
在出口仍待觀察之際,美國國內壓榨需求 (主要來自於製造豆油和豆粕) 正填補部分缺口。 美國油籽加工商協會 (NOPA) 的最新數據顯示,10 月份黃豆壓榨量創下歷史新高,支撐整體市場需求面穩定。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