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求生!雷諾終止與Valeo合作 傳轉向中國供應商開發無稀土馬達

《路透》周一 (1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 (Renault) 終止與汽車零件大廠法雷奧 (Valeo) 合作開發無稀土電動車馬達的計畫,並轉而尋找成本更具競爭力的中國供應商。據悉,這項決定尚未對外公布,顯示雷諾在新一代電動車技術布局上正尋求降低製造成本、加快產品推進。
雷諾、通用汽車 (GM-US) 與寶馬 (BMW) 等汽車製造商近年來都在研發無稀土電動馬達,以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中國掌握全球約 70% 的稀土開採與 85% 的精煉產能,北京近年陸續收緊出口管制,使全球車企加緊尋求替代方案。
雷諾在 2023 年底宣布,將與 Valeo 合作開發一款更輕巧、更高效的無稀土電動馬達,當時被視為「法國製造」的創新代表。不過,一名消息人士表示:「E7A 馬達專案已不再由 Valeo 參與,整個價值鏈將由雷諾內部主導,僅定子 (Stator) 部分可能由中國供應商提供。」
另一名人士指出,這項轉向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壓力。中國供應商的報價相當具吸引力,足以讓雷諾重新評估合作架構。雷諾旗下電動車事業 Ampere 的發言人也證實,正考慮與中國企業合作,但尚未作出最終決定,「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Valeo 則拒絕置評。
「法國製造」承諾不變 E7A 馬達仍在法國組裝
儘管雷諾可能採用中國供應的零件,公司仍強調整體「法國製造」(Made in France)戰略不變。Ampere 發言人表示:「即使定子部分由中國廠供應,E7A 馬達仍將在法國克里昂 (Cleon) 工廠組裝。」該廠將使用法義合資企業意法半導體 (STM-US) 提供的碳化矽模組,應用於馬達逆變器系統。
Ampere 發言人並補充,公司仍在評估是否能將定子生產地設於法國,以符合歐洲本地供應鏈政策。
雷諾近年積極透過合作與外包控制電動化成本,包括與日產 (Nissan) 及三菱 (Mitsubishi) 在平台與電池技術上的共同合作。該公司也多次借重中國供應鏈優勢,一支中國工程團隊曾協助雷諾在短短兩年內開發出全新電動小車 Twingo。
新馬達 2028 年量產 續航與充電效能全面升級
E7A 馬達將搭載於雷諾下一代緊湊型電動車上,預定 2028 年問世,成為雷諾執行長 Francois Provost 預計明年 3 月公布新戰略藍圖的核心產品。
該款馬達輸出功率達 200 千瓦,比現有車款 (如 Scenic) 提升約 25%,並採用 800 伏特高壓系統,充電速度可望大幅縮短。消息人士指出,新架構將使雷諾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強化,對抗福斯汽車 (Volkswagen) 與特斯拉 (TSLA-US) 等對手。
Valeo 方面雖退出 E7A 專案,但仍持續與德國供應商馬勒 (Mahle) 合作研發自身的無磁鐵電動馬達「iBEE」,計畫提供最高 350 千瓦輸出,預計同樣於 2028 年投產。
業界觀察人士認為,雷諾此舉反映歐洲車企面臨的雙重壓力:一方面要降低製造成本與零組件依賴中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中國成熟的供應鏈來確保產品上市時程。
若 E7A 馬達成功量產,雷諾將成為首批在歐洲推出高功率無稀土電動馬達的傳統車廠之一,也可能開啟歐洲車企與中國供應鏈「競合共存」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