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金融時報:稀土成北京最強武器 華府漸悟籌碼有限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稀土等關鍵礦物被普遍視為中國貿易談判的最大籌碼。(圖:Shutterstock)
稀土等關鍵礦物被普遍視為中國貿易談判的最大籌碼。(圖:Shutterstock)

美中兩大經濟體在貿易戰中持續互放狠話,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揚言若北京不撤回稀土出口限制威脅,世界將不得不與中國脫鉤,但華府也流露尋求協議的意願。

《金融時報》周一 (20 日) 報導,這反映出美國逐漸意識到,一旦衝突升級,中國手中掌握的關鍵物資籌碼可能讓美國經濟面臨停擺風險,特別是在稀土和醫藥原料方面,中國的主導地位使其具有更強的施壓能力。

貝森特計劃於本周與中國官員會面。有明顯跡象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尋求達成協議。上周,他稱對中國的高額關稅是不可持續的,並宣布他仍欽佩「備受尊敬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美國渴望達成協議,可能反映出一種逐漸清晰的認知:如果雙方真的開始互相攻擊,中國更有可能成為贏家。

中國稀土優勢成貿易戰最大施壓籌碼

川普發動貿易戰的最初盤算,是基於一個基本立論:由於美國對中國的採購量遠大於中國的出口,華府理所當然掌握所有談判籌碼。

然而,若美國無法輕易找到替代來源,來取代所有自中國進口的商品,情況可能就不是如此。事實上,在某些關鍵物資上,中國無疑佔據主導地位。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稀土和關鍵礦產,北京目前正威脅嚴格限制其出口。對於關注中美貿易爭端的人來說,這記重拳的意圖早已顯現。

華府深知,一旦中國威脅的新稀土限制措施在 12 月生效,美國部分生產線將很快面臨停擺。為有效打擊美國,中國勢必將限制擴大至全球出口,以防美國透過第三方取得所需物資。

但財政部長貝森特預測國際社會會轉而支持美國,這點令人質疑——畢竟華府對友邦和對手一視同仁徵收關稅,已流失大量國際善意。

藥品關鍵原料、高科技發展 北京籌碼不斷增加

稀土現階段看來是中國最強大的武器。但若貿易戰持續升級,北京還有其他施壓利器。上周一份新分析指出,中國是許多常用醫藥產品中關鍵化學品的唯一供應國,涵蓋抗生素、心臟病、癌症和過敏症的治療藥物。研究顯示,美國境內近 700 種藥物,其所需成分完全仰賴中國生產。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兩國都在積極尋找可利用的施壓籌碼。但迄今為止,美國的嘗試成效有限。

華府對華為實施制裁,禁止美國公司向其出售 AI 晶片時,曾有人預言這家中國科技龍頭將痛苦衰退。然而,華為憑藉中國自製晶片和技術成功反彈,如今似乎正日益強大。

美國也力求在 AI 研發競賽中保持領先。然而,出口限制未能阻止 DeepSeek 的崛起,它已成為 OpenAI 等美國領導者企業的高性能中國替代品。

如果華府最終透過降低貿易壓力來應對這種力量對比,其教訓將遠遠超出貿易戰範圍。兩國皆清楚,一旦因台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中國將能迅速對美國經濟施加實質壓力。鑑於稀土對 F35 戰鬥機等關鍵軍事系統的重要性,戰爭的影響恐將是直接且致命的。

中國經濟面臨內外壓力 貿易戰無贏家

然而,中國也不可能在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中全身而退。雖然美國目前僅佔中國出口的 10% 左右,但由於中國工業經濟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內需不振,許多中企必須仰賴出口才能生存,任何市場份額的損失都難以承受。

即使在當前情勢下,中國每年大量湧現的大學畢業生也缺乏足夠的優質就業機會。此外,高層官員和軍隊領導人的反覆清洗,也削弱了中共極力想傳達的高層平靜、自信形象。

因此,即便這場貿易戰被視為「勝利」,中國自身也會受創。美國和中國是全球經濟的兩大重量級選手。兩位拳擊手在擂臺上對決,通常當天會宣布一位贏家,但往往兩位戰士都必須承受長期性的傷害。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