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AI資本支出太狂熱?高盛:別慌!佔GDP比重仍處歷史低點 較IT周期低了一半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AI資本支出太狂熱?高盛:別慌!佔GDP比重仍處歷史低點 較IT周期低了一半(圖:Shutterstock)
AI資本支出太狂熱?高盛:別慌!佔GDP比重仍處歷史低點 較IT周期低了一半(圖:Shutterstock)

近期市場對 AI 基礎設施投資的熱度引發永續性質疑,高盛 (GS-US)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明確指出,當前 AI 投資規模遠未過熱,占美國 GDP 比重不足 1%,遠低於歷史技術週期水平,宏觀故事依然穩健。歷史上,鐵路、電氣化、IT 等技術週期的投資高峰佔 GDP 比重為 2-5%。

數據顯示,2025 年美國公開企業在 AI 基礎建設的投資增加約 3000 億美元,年化成長率較 2022 年提升 2770 億美元。儘管名目金額創新高,但高盛強調,歷史上鐵路、電氣化、IT 等技術週期的投資高峰佔 GDP 比重為 2-5%,但當前美國 AI 投資佔比僅不足 1%,「從歷史角度看,這一規模並不誇張」。

支撐高盛判斷的核心邏輯有二;一,生產力提升顯著。報告預計生成式 AI 全面應用後,美國勞動生產力提升 15%,未來 10 年逐步兌現。儘管目前僅 2.5% 職缺面臨自動化風險,但 AI 應用平均可帶來 25-30% 的生產力提升;二,算力需求持續擴張。AI 模型規模年均成長率 400%,遠超算力成本年均 40% 的下降速度,訓練查詢及前沿模型需求年增速分別達 350% 和 125%,「只要需求增速快於成本降幅,投資就有持續動力」。

根據高盛估算,生成式 AI 將為美國經濟創造 20 兆美元價值,其中 8 兆美元將作為資本收益流向美國企業,這一數字顯著高於當前及可預見的 AI 投資總額,且未計入海外利潤、新興利潤池或通用人工智慧 (AGI) 潛在收益。

從具體案例來看,OpenAI 近期與甲骨文達成 3000 億美元合作、獲輝達 1000 億美元投資,以及與超微、博通的算力部署協議,均顯示資本正理性加碼。

高盛認為,AI 基礎設施投資的宏觀邏輯穩固,市場對「過熱」的擔憂缺乏數據支撐。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