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歐盟擬強制中國企業技術轉讓!中方三個「反對」明確表態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歐盟擬強制中國企業技術轉讓!中方三個「反對」明確表態。(圖:Shutterstock)
歐盟擬強制中國企業技術轉讓!中方三個「反對」明確表態。(圖:Shutterstock)

針對歐盟考慮強制要求在歐洲經營的中國企業向歐洲公司進行技術轉讓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以三個「反對」明確表態。

中方指出:「作為原則,中方支持中歐企業基於市場原則進行貿易與投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反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強制技術轉讓,反對干預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反對以提升競爭力名義採取保護主義或歧視性措施。」

知情人士表示,歐盟的技術轉讓措施主要針對希望進入汽車及電池等關鍵數位與製造業市場的中國企業,並要求這些企業在歐洲使用一定比例的歐盟商品或勞動力,提升在歐洲市場的產品價值。

此外,歐盟還考慮要求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這些措施預計將於 11 月正式出台,形式上適用於所有非歐盟企業,但核心目標是防止中國製造業優勢壓倒歐洲工業,作為歐盟「工業加速法案」的一部分。

根據《路透》報導,歐盟貿易專員與丹麥外交大臣也表態,稱歐盟正在考慮為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設定先決條件,包括技術轉讓及專有技術的移轉。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與經濟安全的塞夫喬維奇指出,歐盟歡迎外國直接投資,但前提是投資能在歐洲創造就業、增加價值,並將關鍵技術轉移至歐洲,「就像歐洲公司在中國投資時所做的那樣」。

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也表示,歐盟在設置條件時應參考美中經驗,「如果邀請中國企業投資歐洲,就必須以技術轉讓為前提」。

外媒分析指出,歐洲長期面臨經濟增長疲弱與投資不足的問題。隨著歐洲工業尋求保護自身商業模式,各方遊說團體呼籲歐盟採取更激進措施,以獲取中國已具優勢的核心技術。

《彭博》報導指出,歐盟此舉意在「借鑑中國北京經驗」,因中國長期對外資企業設置嚴格限制。

北京外國語大學崔洪建教授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歐盟政策針對性明顯,尤其在新能源及數位經濟等關鍵領域,將技術轉讓作為中國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或強制條件。

一方面,迫使不願接受條件的企業退出市場,達到「去風險」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補足歐洲在新能源及數位經濟領域的短板。

崔洪建強調,中方多次明確反對強制技術轉讓,歐盟此舉屬單邊、歧視性政策,違背經濟規律。

《彭博》指出,此舉具有高風險,正值歐洲經濟關鍵時期,可能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損害中歐貿易關係。

崔洪建認為,若企業因不願接受技術轉讓退出歐洲市場,歐洲將失去合作機遇;即便企業願意以技術轉讓作為條件進入市場,也可能為未來合作埋下隱患,因合作並非完全建立在自願基礎,而是透過強制手段實現。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