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要來了!談判時間線、股市影響一次看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綜合報導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要來了。(圖:Shutterstock)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要來了。(圖:Shutterstock)

美國與中國將於下週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共同商討如何降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新的升級措施。

根據《彭博》報導,貝森特表示,他已於週五(17 日)晚間與何立峰進行線上會談,討論坦率且具建設性,並確認下週將於馬來西亞舉行面對面會晤。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也參與了此次視訊會談。

(圖:貝森特X)
(圖:貝森特 X

貝森特稍早在白宮的一場活動中表示:「我和何立峰,以及各自代表團,預計將於下週在馬來西亞會面,為兩國元首的會談做準備。」

據悉,雙方就雙邊貿易關係中的重大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且具建設性的意見交流」。

貝森特的發言緊隨美國總統川普之後。川普近日對外表示,他相信與中國官員的談判有望促成協議,化解近來因關稅爭端引發的危機。此舉被視為美國試圖緩解外界對全面貿易戰的憂慮。

川普在接受訪問時說:「我認為我們進展順利,與中國的關係也很好。」他也表示,他相信原定本月在韓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會晤,將會如期舉行。

中美新一輪交鋒,稀土為何再成焦點?

近期,中國宣布對部分含中國成分的境外稀土產品與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引發美方強烈反應。這一措施使具軍民兩用價值的稀土,再度站上中美貿易戰的前線。

分析指出,問題核心在於部分國家大量囤積中國稀土,用於軍事用途與高精尖武器研發,試圖以技術優勢牽制中國,同時也對全球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稀土是電子產品與軍事裝備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中國長期穩居全球稀土供應龍頭,市佔率接近 90%。這一領域的任何政策變動,都可能直接衝擊美國的電動車、半導體與國防產業鏈。

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去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總值超過 50 億美元。若供應中斷,不僅將導致生產鏈斷裂,還可能造成製造成本大幅上升。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一舉動令華盛頓「感受到意外的衝擊」,多家美國科技巨頭股價應聲下跌,凸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分析認為,稀土政策的調整,不僅是貿易反制措施,更是中方在全球科技競爭與地緣博弈中的關鍵籌碼。

軍事專家指出,稀土可用於生產永磁鐵與永磁電機,這些材料是戰鬥機、導彈、核潛艇及核動力航母等高端武器的關鍵零件。

由於無法輕易替代,稀土在國防工業中具有戰略性地位,也因此成為美方高度關注的焦點。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相關措施完全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體系的正常行動。針對美方長期的「濫用出口管制與泛化國家安全」做法,中國有權採取對等回應。

發言人強調,出口管制並非禁止出口,符合規定的申請仍可獲批;同時,中方已透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事先通知美方。

中美貿易談判今年已舉行四輪 雙方持續推進協議落實與關稅緩解

今年以來,中美雙方圍繞貿易、關稅與經貿合作等議題,已先後舉行四輪高層談判,從日內瓦到馬德里,談判節奏密集,顯示雙方在緩解摩擦與推動合作上的意願正在升溫。

第一輪:日內瓦會談 關稅大幅削減

5 月 10 日至 11 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貿易高層會談,並就關稅與貿易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根據會後聯合聲明,美方同意取消約 91% 對中國的加徵關稅,中方同步取消 91% 對美反制關稅。此外,雙方還決定暫停實施 24% 的「對等關稅」措施,標誌著貿易緊張局勢暫時降溫。

第二輪:倫敦談判 達成原則性協議框架

6 月 9 日至 10 日,第二輪談判在英國倫敦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共同出席。

此次會議是在兩國元首 6 月 5 日戰略共識的基礎上展開。經過兩天談判,雙方在原則上達成協議框架,被視為日內瓦共識的具體落實與深化。

第三輪:斯德哥爾摩對話 延長關稅暫緩期限

7 月 28 日至 29 日,雙方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會談。

中美代表就貿易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議題進行坦誠而建設性的交流,並回顧日內瓦與倫敦會談成果。

雙方同意,將延長已暫停的 24% 對等關稅與中方反制措施 90 天,以爭取更多談判時間。

第四輪:馬德里談判 就 TikTok 與投資障礙達共識

9 月 14 日至 15 日,第四輪會談在西班牙馬德里登場。

何立峰與貝森特、格里爾再次會晤,並以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為指導方向。雙方圍繞 TikTok 相關問題、投資障礙減少與貿易合作推進進行深入討論,最終就相關議題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多輪會談顯示,中美雙方正努力在貿易層面維持對話與合作,為接下來的第 5 輪談判鋪路,也為即將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營造更具建設性的氛圍。

美中尋求重啟共識

即將舉行的會談,將成為在前四輪雙邊貿易談判之後,雙方為達成貿易共識所作出的最新努力。

下週,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將舉辦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屆時預計也將有眾多來自全球的領袖齊聚一堂。

貝森特在週五表示:「我認為局勢已經開始降溫,我們希望中國能展現出與美方同等的尊重。我相信,川普總統與習主席的關係,將有助於讓雙方回到良好的發展軌道上。」

中美新一輪貿易爭端時間線

10 月 3 日,美國海關宣布,自 14 日起將對由中國擁有、營運或建造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

10 月 7 日,美國眾議院透露,正準備再次限制出口中國可取得的曝光機設備。

10 月 9 日,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涵蓋針對鈥、鉺等五種中重稀土及鋰電池材料的出口限制,將自 11 月 8 日正式生效,範圍覆蓋礦產、設備與技術全產業鏈。

10 月 10 日,中國宣布擬自 10 月 14 日起,對美國關聯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初期每淨噸收取 400 元人民幣,並將逐步提高至 2028 年的 1120 元。

同日,川普也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0% 額外關稅。若與現有稅率疊加,部分商品實際關稅可能超過 150%。

此外,美方還將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包括作業系統、AI 演算法及半導體設計工具。

10 月 12 日,中國商務部回應指出,自 9 月中美馬德里會談以來,短短二十多天內,美方密集推出多項對中國的限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與貿易會談氛圍,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10 月 13 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100% 關稅不一定會真正實施」,強調雙方關係仍保持良好,且溝通渠道已重新開放。

10 月 15 日,貝森特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時進一步指出,美中雙方有可能延後關稅措施的實施,並透露預計在 APEC 峰會前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

10 月 18 日,中美貿易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為緊張局勢釋出一線緩和訊號。

中美釋出和解訊號:股市反應

1. 港股夜期急彈逾 600 點、重返 50 天線在望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傳出積極進展,港股氣氛迅速回暖。18 日凌晨,港股即月夜期急漲 638 點,收報 25,863 點,較恆指 17 日收報的 25,247 點高出 616 點。

此外,港股「黑期」週六(18 日)同樣持續走強,報 25,875 點,較恆指週五收市高水 625 點。

若以此推算,恒指週一(20 日)有望高開逾 600 點,重新站上 50 天線(現報 25,872 點)。

港股 ADR 方面亦全線造好。阿里巴巴 (BABA-US) 折合港元收報 162.2 元,大漲 5.05%;美團報 97.48 元,升 3.16%;匯豐控股 (HSBC-US) 報 102.32 元,漲 1.4%。

2. 美股三大指數同步反彈 避險情緒降溫

受中美局勢趨緩帶動,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揚。道瓊工業指數收報 46,191 點,升 238 點或 0.52%;納斯達克指數報 22,680 點,升 117 點或 0.52%;標準普爾 500 指數報 6,664 點,漲 34 點或 0.52%。

代表市場恐慌情緒的 CBOE 波動率指數(VIX)重挫 17.9% 至 20.78 點,顯示投資人風險偏好回升。

個股方面,特斯拉 (TSLA-US) 收報 439.31 美元,上漲 2.46%;蘋果 (AAPL-US) 漲 1.96% 至 252.29 美元;輝達 (NVDA-US) 收報 183.22 美元,升 0.78%。

隨著風險資產回溫,美國 10 年期國債孳息率亦回升至 4.011 厘。

3. 國際金價回落 短線或進入調整期

與此同時,避險資產則出現回吐。國際金價自每盎司 4,300 美元回落至約 4,200 美元,跌幅近 2%。

美國銀行最新報告指出,9 月流入指數型股票 ETF 的資金規模按年暴增 880% 至 140 億美元,同時紙黃金投資額也幾乎翻倍,預期金價短線或進入調整階段。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