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勝選推動日本央行暫停升息!日元走勢成關注焦點

隨著高市早苗即將成為日本首相,並推行擴張性經濟政策,日本央行本月暫停升息的可能性增加,但若日元受到衝擊,這一暫停可能不會持久。
根據《路透》報導,高市早苗在週六(4 日)贏得執政黨黨首選舉後,有望於下週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她在競選中脫穎而出,是唯一支持大規模支出與寬鬆貨幣政策的候選人。

高市早苗勝選後明確表示,政府將主導財政與貨幣政策,其優先目標是刺激需求與整體經濟增長。
她將近期物價上漲歸因於原材料成本上升,並警告企業在感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影響之際,宣稱戰勝通縮為時尚早。
她在勝選後的記者會上指出:「最理想的情況是實現需求驅動的通膨,即工資上升帶動需求,進而引發適度的物價上漲,並提升企業利潤。」
高市早苗可能使日本央行在 10 月 30 日暫停升息
分析指出,高市早苗的政策傾向提高了日本央行在 10 月 30 日暫停升息的可能性。明治安田研究所經濟學家 Kazutaka Maeda 表示:「高市不支持升息,這將使日本央行推行緊縮政策更為困難。」
Maeda 補充,雖升息未必完全排除,但央行可能採取更謹慎、漸進的方式,下一次升息或延至明年初。
不過,也有分析師質疑,高市是否會過度反對日本央行的緩慢、適度收緊計畫,因目前通膨,是日本更大的經濟問題,而非長期困擾日本的通縮。通膨也是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在七月大選慘敗的原因之一。
日本央行去年結束數十年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今年一月將政策利率上調至 0.5%,認為日本正接近持續達成 2% 通膨目標。
高市早苗勝選前,市場預期本月升息可能性超過 60%,原因包括連續三年通膨高於目標、九月政策會議中鷹派委員分歧,以及鴿派政策制定者呼籲近期升息。
但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上週表示,全球不確定因素可能阻礙企業調升工資,市場仍保持觀望。
野村證券執行利率策略師 Mari Iwashita 指出:「央行行長本就不急於升息,高市勝選後,央行更可能採取觀望態度,暫停十月份升息。」
前央行官員 Nobuyasu Atago 也表示:「日本央行面臨新挑戰,需要與高市早苗政府建立信任與溝通管道,這可能需要時間。」
高市早苗是「安倍經濟學」的積極支持者
高市早苗一直是「安倍經濟學」的積極支持者,該政策由她的導師安倍晉三推行,結合大量政府支出與貨幣刺激,拉動日本脫離通縮,並緩解日元升值對出口經濟的影響。
雖高市早苗已淡化如將去年的升息稱為「愚蠢」等言論,但仍與再通膨觀點的立法者及經濟學家保持聯繫,並由他們提供政策建議。
她的立場與石破茂及前自由民主黨總裁岸田文雄形成對比,後者對日本央行縮減刺激措施表示認同,因加速的食品通膨,部分由日元走弱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已衝擊家庭。
由於市場預期明年初將再次升息,若延遲升息過久,可能引發日元急跌,推高進口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膨。
部分投資者預期,高市勝選可能推動美元兌日元從約 147 日元升破 150 日元,過去日元走弱曾引來日本當局的口頭警告。
前日本央行董事 Takahide Kiuchi 表示:「鑑於她具有再通膨傾向,高市早苗可能會干預貨幣政策。但我認為,除非美國經濟大幅疲軟,否則其政府不會迫使日本央行徹底改革其升息計劃。」
部分分析師指出,外交因素也可能影響高市早苗對貨幣政策的立場。川普政府偏好美元走弱以促進美國出口,曾對日元走軟表達不滿,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八月曾稱,日本央行在應對通膨方面「落後於形勢」。
預計川普將於本月訪問日本,有媒體報導他可能在日本央行 10 月 29-30 日會議前數天抵達。
日本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Tomohisa Ishikawa 指出:「過去日元走強時,低利率可接受。現在通膨上升帶來困難,高市要像以前那樣批評貨幣政策更難了。情勢已經與她過去與安倍共事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