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越貿易協定劍指中國?北京怒批損其利益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美越達成貿易協定,40%轉運稅被視為劍指中國商品。(圖:Shutterstock)
美越達成貿易協定,40%轉運稅被視為劍指中國商品。(圖:Shutterstock)

根據《金融時報》周四 (3 日) 報導,中國商務部強烈反對美越貿易協定,認為該協定損害中國利益。

該協定將越南出口關稅從威脅的 46% 降至 20%,但對「轉運」貨物保留 40% 關稅,外界普遍認為此舉針對中國經越南轉運至美國的商品。

周三宣布的這項協定是川普 4 月 2 日宣布「解放日」關稅調升以來,第二個被視為針對中國的協定。5 月,美英達成協定,對鋼鐵和藥品設立嚴格的安全要求,被廣泛視為意圖將中國排除在英國供應鏈之外。

中國威脅反制措施

中國商務部周四表示,正在「評估」美越貿易協定,並補充:「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達成協議。」

商務部還表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將採取堅決的反制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多國搶搭末班車

數十個國家正搶在 7 月 9 日期限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屆時川普暫停的對等關稅將生效。

越南是世界上最依賴貿易的國家之一,有特別強烈的動機迅速行動以避免美國關稅。美國約購買其 30% 的出口產品。分析師表示,最終關稅幅度和轉運額外關稅反映了河內為達成協議付出的沉重代價。

美國圍堵中國供應鏈

香港城市大學國際經濟法專家 Julien Chaisse 表示:「新的美越協定不僅關乎貿易,顯然針對中國... 意在阻止經常通過越南轉運以規避現有美國關稅的中國商品流動。」

Chaisse 指出,這符合大趨勢,即美國正與中國鄰近國家達成雙邊協定,加強經濟合作,藉此讓北京更難擴展其供應鏈影響力。

許多東南亞國家在美中貿易戰期間受益,為尋求規避美國關稅的中國企業提供替代製造和出口中心。但利用這種「中國加一」策略也帶來副作用,這些國家對美商品貿易出現大幅順差,成為川普的眼中釘。

其他國家面臨壓力

Capital Economics 首席亞洲經濟學家 Mark Williams 和資深亞洲經濟學家 Gareth Leather 在報告中指出,其他國家從美越協定以及先前的美英協定中得到的關鍵教訓是,他們將被要求限制與中國的部分貿易,這將被視為對北京的挑釁,特別是如果類似條件被納入未來幾天達成的其他協定中。

分析師警告,越南協定以及北京認為危害其利益的其他協定,也可能破壞美中貿易談判。

川普最近聲稱與北京簽署了關稅休戰協定,但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和美國對半導體等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仍存在擔憂。

滙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 Frederic Neumann 表示:「若美國堅持第三方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非常嚴格的限制,這肯定可能導致美中貿易緊張局勢重新升級。」

執行細節仍待釐清

河內美國商會執行董事 Adam Sitkoff 表示,越南能在期限前敲定協定是積極發展,成功避免了日本等國面臨的困境——川普本周再次威脅對日本課徵更高關稅。

不過,對河內而言,關鍵在於 40% 轉運稅的執行方式。

由於轉運貿易難以追蹤,川普政府至今尚未明確定義何謂轉運行為,儘管這已成為美國與越南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貿易談判的重點議題。

香港大學教授 Brian Wong 表示,中國官員知道美國在執行轉運措施方面會遇到困難,因為全球貿易複雜,企業很容易規避規則。因此,「魔鬼藏在執行細節,而非協定本身。」他補充說,北京憤怒的言論主要是「表演性質」。

對越南而言,Adam Sitkoff 指出,協定的許多細節仍不清楚,例如 20% 關稅是否為最終金額,或是否會加在現有關稅之上,以及哪些產品將受到 40% 關稅影響。

他表示:「在沒有看到關稅實際意義的進一步細節之前,很難評估協定的利弊。40% 的『轉運』貨物關稅是否適用於任何包含其他國家內容的產品?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決定是慶祝還是哭泣。」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