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首席經濟學家:川普關稅不會對美國通膨有持久影響

白宮首席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不會對美國通膨造成持久的影響,最近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增幅甚至比預期小,隨著通膨壓力減緩,利率終將下降,可能回到 Covid-19 疫情前水準,也將讓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重降低。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 (CEA) 主席 Stephen Miran 周二 (20 日) 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說:「進口只占美國經濟的 14%——要靠這些推動通膨的針,效果很有限。我們從這個政府上任第一天就推動關稅,我們看到的是,關稅開始上升,但對通膨還沒有造成實質且重大的效果。」
Miran 強調,最近三份已公布的 CPI 增幅都比預期小,例如,4 月核心 CPI 增幅年比上漲 2.8%,是自 2021 年春天通膨猛增算起的最小增幅。
儘管最近幾份報告顯示物價增幅溫和,但聯準會 (Fed) 並未恢復降息,理由之一是川普的關稅政策將推升國內通膨。Fed 主席鮑爾本月稍早曾說,通膨影響雖然可能為時不長,但也有可能更加持久。
Miran 還說,美國進口業者擁有「彈性」,能夠找到在美國本土製造的商品,或是「改從其他對我們比較友善的國家」採購,因此享有優勢。
這位前任 Hudson Bay Capital 避險基金資深策略師說:「短期內,物價和經濟活動可能有震盪,就像金融市場一樣?是的,這可能發生。但隨著時間拉長,我們有優勢,讓我們可以把關稅的重擔加諸到其他國家身上。」
Miran 說,等到拜登政府時代「毫無節制」的開支造成的通膨壓力減緩下來,就能讓利率有下降的空間。
他指出,藉由減稅法案、解除管制等擴大經濟供給面的政策,可以讓利率下降,屆時利率將回到 Covid-19 疫情前水準,如此一來,赤字比又可以再降一點。美國的預算赤字占 GDP 比重近年都在 6% 以上。
目前美國利率水準仍比疫情前高,5 年期公債殖利率約 4.08%,遠高於 2019 年為止五年間的平均值 1.89%。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