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防禿鷹炒匯 將專案金檢外資匯入買股、賣股後匯出和進出口商遠匯

Tag
台灣央行今 (6) 日公布我國 4 月底外匯存底來到 5828.32 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 48.1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對於今日新台幣轉貶,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說,市場趨於回歸理性,會開始對銀行進行專案金檢,著重三個方向慎防炒匯。
蔡炯民表示,我國外匯存底約有 8 成多持有美債等有價債券,其餘還有短期流動性存款等。
對於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有禿鷹伺機而動,蔡烱民進一步提到,近期將對銀行專案金檢,主要著重在外資匯入後是否投入股市,或賣股後沒有撤出坐等新台幣升值,同時,也要看進出口商承作遠期外匯有否符合實需原則。
央行統計,外資 4 月匯出本金約 46 億美元,主要是盈餘匯出,不過,4 月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 7219,較上月續增 130 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 124%,月增 1 個百分點。
而 4 月外匯存底創新高主要因素為,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4 月主要貨幣兌美元升值,其中,由於美元指數續跌 4.55%,歐元強彈 4.94%,英鎊升值 3.3%,加幣升值 3.4%,日元升值 4.48%,新台幣升值 3.5%,澳幣升值 1.86%,人民幣則小貶 0.11%。
觀察各國外匯存底,中國最新統計至 3 月底來到 3.2407 兆美元,月增 135 億美元,日本為 1.1033 兆美元,月增 103 億美元,瑞士 8223 億美元,月增 73 億美元,南韓 3 月來到 3857 億美元,印度至 4 月 25 日來到 5807 億美元,月增 157 億美元,而沙烏地阿拉伯為 4296 億美元,月增 209 億美元,新加坡為 3673 億美元,香港為 3959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