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台壽險巨額美元資產曝風險 央行示警禿鷹炒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壽險巨額美元資產曝風險 央行示警禿鷹炒匯 (圖:鉅亨網)
台壽險巨額美元資產曝風險 央行示警禿鷹炒匯 (圖:鉅亨網)

《彭博》報導,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持有約 7,670 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引發外界對資產負債錯配的憂慮。這種情況常見於資產配置與負債結構不符,可能導致財務風險。

台灣是美債的第十大持有者,截至 2 月共持有約 2,950 億美元的美債。

報導指出,台灣壽險公司多年來習慣將資產配置在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包括美債、公司債與機構債券。雖然這策略過去相對穩健,但問題在於它們大多未進行匯率避險,主要是因為避險成本過高。

這種不對沖的策略如今被認為可能是錯誤的選擇。彭博指出,這與已經破產的矽谷銀行 (Silicon Valley Bank) 有相似之處,該行未對其大量持有的美債進行久期風險管理,最終釀災。

Lombard Odier 高級宏觀策略師 Homin Lee 表示,在「解放日」干擾市場前,台灣壽險業的外匯避險比率已接近七年來最低,顯示市場正在急速調整部位,可能是集體反應。

SPI 資產管理公司合夥人 Stephen Innes 表示,台灣金融保險股出現大幅下跌,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出現所謂的「19 個標準差衝擊」。這種等級的事件比「兆分之一」還要罕見,遠超常見的 3 個標準差事件。

台灣央行週一發表聲明,新台幣升值為投機行為造成,並否認央行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美國財政部也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新台幣已經過度波動,希望「不尋常狀況到此為止」。

央行總裁楊金龍坦言:「央行已發現有類似過去英國、香港被禿鷹攻擊的現象!」並已對疑似禿鷹來炒匯的對象提出警告。

央行強調,近年來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主要反映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大增所致,而非匯率因素。央行不會操縱匯率,且近年來台灣亦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有媒體報導指稱,海湖莊園協議 (Mar-a-Lago Accord),提及美國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及轉換百年債券等,但台灣央行澄清,這些內容僅屬市場揣測,並非事實。

即時數據顯示,美元兌新台幣匯價持續走跌,新台幣升值力道強,截至截稿前一美元兌新台幣來到 29.18 元左右。韓元等其他亞洲貨幣雖有升值,但升幅遠低於新台幣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